-
【十九大时光】人民的期待 百姓的梦想——来自基层蹲点现场的报道
为了人民的期待,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迈向更加壮阔的新征程。
新华社 2017-10-18 -
【十九大时光】中国减贫 世界称羡
在中共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恰逢10月17日第25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同时也是中国第4个国家扶贫日)到来。很多国际机构、国际组织纷纷对中国减贫事业所作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10-17 -
关键时期的关键会议——世界眼中的中共十九大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18日在北京开幕。在国际人士的眼中,这是一场在关键时期召开的关键会议。英国《金融时报》称中共十九大为“改变全球局势的大事”;新加坡《联合早报》说它将影响地区及世界政治经济未来走向;美国《纽约时报》认为十九大对中共、对中国、对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新华社 2017-10-17 -
全国广播电视、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将直播十九大开幕式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18日上午9时开幕。届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中华之声和华夏之声,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文国际频道、新闻频道及中国国际电视台各外语频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汉语普通话、英语、俄语进行现场直播。
2017-10-17 -
【十九大时光】中国成就,世界瞩目——来自基层蹲点现场的报道
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官方统计数字显示,2016年来中国大陆工作的外国人员达90余万人次。
新华社 2017-10-17 -
瞩目中国道路 看好中国前景——外国人士热议中共十九大
研究中国的外国专家学者们表示,此次会议意义重大,将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方针和政策,是世界倾听中国故事、学习中国经验的一次重要契机。
人民日报 2017-10-17 -
砥砺奋进 铸就辉煌——写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事记》发表之际
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让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人民日报 2017-10-16 -
【十九大时光】中国这五年:砥砺奋进 很不平凡
《山海经·西山经》中讲,“其中多砥砺”。砥砺就是磨石,精为砥,粗为砺。人生经过砥砺,就会意志坚定,心胸开阔,成就非凡。党和国家经过砥砺,就会更加强大,更有担当,更为自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10-14 -
【十九大时光】凝信心,谋福祉;聚力量,图复兴——来自基层蹲点现场的报道
10月,龙王坝村被鲜艳的万寿菊装点成了真正的“金秋”。村民焦丽娟的心花与万寿菊一齐怒放。宁夏回族自治区六盘山脚下的龙王坝村,曾经是“穷山恶水”的代名词,通过退耕还林、封山禁牧,变成了“最美乡村”。
新华社 2017-10-14 -
【十九大时光】向着梦想,奋进!——来自“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现场的报道
“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浓缩过去五年前进步履与巨变;坚定“四个自信”,坚信美好未来,成为观众共同心声。
新华社 2017-10-13 -
【十九大时光】风景这边独好
再过几天,中共十九大即将召开。按此前安排,中共中央政治局将向中共十八届七中全会建议,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九大。这是2017年中国最为重要的日子,中国正在以全新面貌迎接这次盛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10-12 -
【十九大时光】各地干部群众满怀信心迎接十九大
盛会召开在即,回顾过去信心百倍,展望未来豪情满怀。“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各地干部群众表示,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人民日报 2017-10-12 -
【十九大时光】坚守岗位迎盛会 坚定信心向未来—来自基层蹲点现场的报道
在收获季节点燃新的、更大憧憬和希望,于砥砺奋进中激扬新的、更大信心与豪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出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给古老中国书写宏伟壮阔、振奋人心的秋天故事。
新华社 2017-10-12 -
十九大新闻中心正式开始对外接待服务
10月11日,设在北京梅地亚宾馆的十九大新闻中心正式开始对外接待服务,为境内外记者采访十九大提供服务保障。
新华社 2017-10-12 -
聚焦河南新变化 再现中原新画卷 ——“喜迎十九大 网聚河南扶贫新变化”2017网上看河南采风活动综述
“喜迎十九大 网聚河南扶贫新变化”2017网上看河南采风活动于9月25日到29日举行。短短5天,活动深入郑州市新密县、中牟县、开封市兰考县、商丘市虞城县和濮阳市范县的基层一线,累计行程上千公里。
中国网信网 2017-10-11 -
十九大新闻中心网站和微信公众号10月11日开通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网站(http://19th.cpcnews.cn)和微信公众号(名称:十九大新闻中心,微信号:cpcnews19th)10月11日开通。
新华社 2017-10-10 -
感受这份答卷的厚度与温度——十八大以来民生新变化速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光明日报 2017-10-09 -
用好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成就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谱写了改革新篇章,汇聚起发展新动能。
新华社 2017-10-08 -
新华社评论员:汇聚全党力量 开启奋斗新程
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十九大代表选举工作,对于确保大会圆满成功意义重大。
新华社 2017-10-02 -
【喜迎十九大·长三角听新潮】看小镇,见未来:长三角特色小镇引领中国产业发展转型
据不完全统计,未来长三角地区还规划建设200多个特色小镇,这些小镇有望成为这个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区域的新发展引擎。
新华社 2017-09-30 -
文化发展开新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文化改革发展新实践
近日,中宣部、文化部等7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实施方案》;2017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集中推出20台剧目42场精品演出……9月,关于文化的新闻越来越热。
光明日报 2017-09-30 -
【喜迎十九大 网聚河南扶贫新变化】中原山区脱贫记:全方位扶贫贡献“郑州样本”
9月25日,“喜迎十九大 网聚河南扶贫新变化”2017网上看河南媒体团走进中原腹地,探访郑州这片土地的新变化。近年来,这里积极探索、顺势而为,让生态优势为经济赋能,发展特色经济产业,进行全方位扶贫,不断增强山区困难群众“获得感”,为我国扶贫攻坚贡献“郑州样本”。
中国网信网 2017-09-30 -
【喜迎十九大】办事不见面 最多跑一次——长三角政府理念之变营造竞争新优势
各地政府近来不约而同提出非常“高调”的便民服务目标——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江苏的“办事不见面”,上海的“不得随意行使否决权”……口号背后,折射的是营造竞争新优势的政府执政理念之变,拉近的是党心民心的距离。
新华社 2017-09-28 -
【喜迎十九大】多彩活动庆盛会 砥砺奋进展华章
9月25日晚,由成都的青年主持人共同朗诵的《盛世乐舞》成为2017“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开幕晚会的压轴大戏。四川省委宣传部联合省直机关工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委教育工委、省国资委等部门,于9月19日、20日开展了关于“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报告会的两场省级层面报告会。
光明日报 2017-09-28 -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遗保护抓实效,新媒体大有可为
9月15日,由中央网信办和文化部联合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正式启动。
光明网 2017-09-28 -
【喜迎十九大】贵州:全省一张网 办事更顺当
“您之前在网上办事大厅办过社保登记,身份证信息已储存在您的个人空间,不用再提交身份证复印件。”正在贵州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教师资格认定的聂胜强,以前曾为这种材料、那种证明来回跑。
人民日报 2017-09-27 -
“喜迎十九大,网聚河南扶贫新变化”2017网上看河南采风活动在郑州启动
9月25日上午,由河南省委网信办和河南省扶贫办主办的2017“网上看河南”采风活动,在河南省郑州市启动。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网信办主任何彧和河南省扶贫办副主任李长法出席启动仪式。河南省委网信办副主任郭岩松主持启动仪式。
中国网信网 2017-09-27 -
中国经济微观细胞活力迸发
对中国经济而言,过去的5年是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去旧育新的5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在中高速的合理区间内持续运行,增长、就业、收入、投资、消费、外贸等诸多指标均实现了稳中向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09-26 -
【喜迎十九大 精准扶贫一线行】 平乡:打造电商扶贫新样本
金秋九月,收获的季节。9月18日,记者慕名来到平乡县后营村采访电商扶贫情况,行走在青纱帐里,路两旁的玉米、谷子长势良好,一片丰收景象。
长城网 2017-09-25 -
【喜迎十九大·中部崛起写华章】“绿色”满粮仓 产业闯新路——中部“从新”诠释新农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部地区面向农业现代化和市场需求,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探索“三产融合”,提升农业科技信息化水平,向新时期绿色现代化“粮仓”迈进。
新华社 2017-09-24 -
【喜迎十九大·中部崛起写华章】中国腹地的“创新领跑”——我国中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纪实
发射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建造全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每年推广“超级稻”超过1亿亩……中部六省是中国地理和经济腹地,党的十八大启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一大批领跑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成果从这里喷涌。
新华社 2017-09-24 -
【喜迎十九大·中部崛起写华章】创新增活力 发展有后劲——中部新五“谷”丰登观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部地区以科技谋发展,以改革寻突破,走出了一条基于创新的全方位转型升级之路。以“声谷”“光谷”“动力谷”“稀金谷”“冷谷”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正源源不断为中部经济发展集聚新动能。
新华社 2017-09-24 -
【喜迎十九大】海外院士点赞中国
5年来,中国发展稳中求进,新科技成果层出不穷,经济增长动力持续强劲,引发了海外院士的好评。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09-22 -
【喜迎十九大·京津冀看协同】“轨道上的京津冀”成长记
100多年前,京津冀是中国铁路梦开始的地方。100多年来,这里逐渐成为世界上轨道交通最密集的区域,并成为中国高铁起飞的地方。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伴随城际铁路网的织密,京津冀正在轨道交通的支撑下将建成世界级城市群……
新华社 2017-09-18 -
【喜迎十九大】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
十八大以来,中共充分展示领导力、执行力,展现自我净化的勇气,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新华社 2017-09-18 -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贵州“非遗”铺就美丽脱贫之路
目前,贵州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项,国家级名录85项140处,省级名录561项709处,市、州级名录1000多项,县级名录4000多项。
当代先锋网 2017-09-17 -
【喜迎十九大·京津冀看协同】蓝图正在变现实——再看京津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部署,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谋划区域发展的新路子。
新华社 2017-09-17 -
【理上网来•喜迎十九大】切实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性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全体党员的理想信仰,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全国人民奋斗的价值取向。因而,我们党要把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和领导权牢牢抓在手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光明网 2017-09-17 -
【理上网来•喜迎十九大】加强党的领导,巩固思想上的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蹄急步稳、辉煌发展的5年,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的不平凡的5年。5年来,在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广大干部群众“四个自信”显著增强,意识形态工作总体呈现向上向好的态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密不可分。
光明网 2017-09-17 -
【理上网来•喜迎十九大】加强党的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中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光明网 2017-09-17 -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遗是中国梦的天然文脉
保护非遗,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秉持文化自信的理念,立足于确保其存续力、生命力,要加大对民间剧种、民间艺人、民间技艺的保护力度,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式,让非遗动起来、活起来、美起来、火起来、传下去,为中国梦增添深厚的文脉资源。
中国青年网 2017-09-17 -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用“互联网+”激活非遗传承发展生命力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体现着各民族不同的精神特质、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蕴藏着民族精神的DNA。
光明网 2017-09-16 -
【理上网来·喜迎十九大】加强党的领导,巩固思想上的统一
5年来,在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广大干部群众“四个自信”显著增强,意识形态工作总体呈现向上向好的态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密不可分。
光明网 2017-09-16 -
【理上网来·喜迎十九大】牢牢把握最大国情 推进新的发展阶段
深入理解和把握“三个牢牢把握”的丰富内涵及内在联系,是学习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科学制定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行动纲领的重要内容。
党建网 2017-09-16 -
【理上网来•喜迎十九大】改革开放40年是惠及世界的中国实践
“爱拼才会赢”,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的演讲引用闽南流行语,生动诠释了13亿中国人民锐意进取的改革开放进程。四十年艰苦创业,四十年奋斗不息,四十年春风化雨,四十年立己达人。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历程,是惠及世界的伟大中国实践。
央视网 2017-09-15 -
【理上网来·喜迎十九大】这五年,意识形态工作巩固思想上的团结统一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这一论断总结了5年来党在意识形态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央视网 2017-09-15 -
【理上网来•喜迎十九大】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按照新要求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光明网 2017-09-15 -
【理上网来·喜迎十九大】美国专家:中国五年来的成就振奋人心
中共十八大至今5年间,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国际知名的中国研究专家、布鲁金斯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博士近日接受国际在线记者专访时表示,面对国内外的多重挑战,中国在反腐、军队改革、经济转型、外交关系等领域都有巨大的突破和成效,令世界瞩目。
国际在线 2017-09-14 -
【喜迎十九大】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之路 赤溪村人的新追求
眼前的杜赢,脸上洋溢着自信,与一年半前相比,判若两人。 27岁的小杜,是“中国扶贫第一村”福建宁德赤溪村第一个返乡创业的大学生。
人民日报 2017-09-14 -
【喜迎十九大·再看中国西北角】“贴心人,问不倒”与“睡不着,走不了”——记在陕西老区脱贫一线锻炼成长的多名党员干部
一年前,村里来了个年轻人--29岁的陕西省甘泉县会计事务管理局干部程涛。可村民们没人在意,这个年轻人第一次到贫困户家拜访,就被这个贫困户主人下了“逐客令”:“你个小后生,能办成啥事哩?”
新华社 2017-09-14 -
【喜迎十九大】为生态文明建设当好规划师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09-14 -
【喜迎十九大】安吉:绿水青山闪金光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县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12年来,安吉人高举“两山”旗帜,把绿色变成一种永续发展的理念、自觉自愿的行动,绿水青山由此也奇迹般地转化为金山银山。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09-14 -
【理上网来·喜迎十九大】突破超越铸就强军伟业
我国首个海外保障基地隆重启用,新体制下陆军部队基地化训练硝烟四起,各军种高科技装备不断列装……近段时间,人们见证了中国军队迈向世界一流军队的崭新气象和铿锵步伐。
中国军网 2017-09-13 -
【喜迎十九大】全面小康路 坚实走好每一步
扶贫先扶志,井冈山实施“志智双扶”工程,不直接发钱发物,实行差异化奖补,输血变造血。坳里乡寨下村村民唐某因病致贫,拿到了扶贫款却转身用于打牌喝酒。第一书记曾润洲长期在他家蹲点,一番劝说,感动了他,扭转了陋习。
人民日报 2017-09-13 -
【喜迎十九大】陕西延安:探索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双赢之路
长期以来,作为革命老区的陕西省延安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开发,是其经济支柱产业。资源开发为当地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使生态环境承受压力。
新华社 2017-09-13 -
【迎接党的十九大】塑造更高品质的全新首都
党的十八大以来,古老而又现代的北京在向全世界展现开放、奋进的同时,也经历着属于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深刻转型。北京按照“四个中心”的定位,坚决卸下“大而全”的包袱,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一个更高品质的全新首都正呈现在世界面前。
经济日报 2017-09-13 -
西北资源城市未雨绸缪 升级转型破“转身之困”
近年来,一个个依托资源而兴的西北城市,在面对“资源诅咒”时,未雨绸缪,主动求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众多西北资源城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产业升级转型,创新城市发展,破解资源型城市“转身之困”。
新华社 2017-09-11 -
穿越时空的巨变——再看中国西北角
时光荏苒,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再看中国西北角,黄土地早已不是范长江笔下的那个西北。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正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随着国家一个个大布局、大战略、大规划的实施,西北大地上,一幅幅壮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新华社 2017-09-11 -
【喜迎十九大】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圆梦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行进中国”到了关键一程。李武龙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我们将坚持走生态路,确保一江清水供送北京、绵延后世。打好三大攻坚战,迎接党的十九大,广大干部群众正奋发进取、只争朝夕。
人民日报 2017-09-11 -
【理上网来·喜迎十九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最根本的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创造中国奇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
人民论坛网 2017-09-10 -
【迎接党的十九大】建设“京津冀”创新之城
党的十八大以来,石家庄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以建设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新城为目标,向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阔步迈进。
经济日报 2017-09-08 -
向党的十九大交出亮丽“成绩单”
初秋津城美,处处喜意浓。眼下,走在天津的大街小巷,万众一心喜迎十九大的浓厚气氛扑面而来。
光明日报 2017-09-05 -
【喜迎十九大】 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胜利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人民网 2017-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