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获奖作品三等奖
9.我愿做传播网络文明的天使
作者/阚亚玲 推荐/安徽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我叫阚亚玲,我的家乡在中国著名的酥梨之乡——砀山。尽管我的名字一直活跃在一些报刊上的评论园地,还拥有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市作协会员等名号,但在网友中的知名度,目前还远远比不上“阳光天使”、“阳光家园”、“精彩一搏”这几个网名,我用自己的心血与汗水在网络世界里浇灌的文明之花正在争相绽放,用勤耕不辍的辛劳在网络世界里始终传递着正能量,获得2014年度法制网法制社区“正能量人物”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我有一个梦想:希望成为一位播撒温暖阳光、传播网络文明的天使。
位卑未敢忘忧国
我是一位年富力强的“80后”, 曾经在乡镇担任过包村干部,当过乡村教师等,现在是砀城一小的专任教师。从乡村到县城,从村干到教育,可以说我是来自最基层的“小人物”。我亲眼目睹见证了乡村的巨大变化,亲身感受到了向善淳朴的民风氛围,始终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抱有一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感。互联网的出现,给了我这位来自乡村的“小人物”以全新的视野,算算网龄,至今我已是有着二十多年网龄的老网民了。从最初触网博览,到通过网络开始关心关注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从开始拜读并艳羡许多知名网评作者的大作,到自己动手敲击出经过自己思考的文章,尽管起步阶段的作品犹如蹒跚学步的幼儿,但我还是咬紧牙关朝着既定的目标坚定地迈进。这些年,我分别在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安在线、法制网、凤凰网等著名网站开设了个人博客,在新浪、腾讯建立了微博,开通了微信等。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目前通过网络等媒体发表各类作品600余篇,文章质量稳步提升,用心血和汗水铺就了一条坚实的写作之路,用篇篇肺腑之言直抒爱党爱国之情。
一事一议总关情
常言说:“留心处处皆文章。”一直生活在基层的我,培养锻炼了我具有敏锐的嗅觉,注意扑捉各类写作素材,笔耕不辍,勤于写作,尽情阐发她对国家大事、对民生等问题独到的见解和观点,既有对国家方针政策由衷的赞叹,也有对不良现象辛辣的讽刺;既有客观理性的评论,也有极富诚恳的建议。近几年来,我在这方面的文章分别在《安徽日报》、《拂晓报》、《皖北晨刊》等报刊杂志发表百余篇,数百篇评论文章先后被人民网、新华网、法制网、中安在线等主流网站采用或转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自身的潜力逐步得以显现,社会影响力也在逐步增强,读者与网友给予一定的好评与鼓励。今年5月,我从其发表在人民、新华、法制、中安在线等网络上的时评作品中遴选编攥成《雅斋静听风雨声——来自宿州草根的网言网语》专著,近期即将付梓出版。该书分为“国事——见微知著”、“反腐——百姓心声”、“社会——洞观万象”、“法治——和谐之基”、“民声——关注你我”、“身边——情随意动”等六大版块,涉猎比较广泛,一事一议,努力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表达一名网络志愿者忧国忧民、为民生正义鼓呼的赤诚情怀。
网海传播正能量
在常人看来,写作似乎成了我业余生活的主要爱好。然而,透过这种“爱好”,就能慢慢读懂一颗热情澎湃、与人为善的阳光之心,就会发现我这位来自基层、满怀感恩之心和报国之志的“小人物”,释放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我曾在《安徽日报》发表的《全家都来争做“好网民”》一文中非常崇尚这样的观点:“好网民应该有民族情怀,是我们国家的衷心拥爱者;好网民应该有责任担当,是主流价值的积极传播者;好网民应该有社会良知,是低级趣味的坚决抵制者;好网民应该有守法观念,是网络秩序的自觉维护者。”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尤其是近两年来,我的写作视域不断扩大,主要聚焦文明稿件写作,成了中央、省、市文明网的特约评论员,也是宿州发布“小素微评”专栏特约评论员,取得了连连收获。据统计,仅从2014年11月13日以来的半年多时间内,我所撰写的评论作品,被宿州市文明网采用47篇,被安徽文明网采用28篇,被中国文明网采用42篇,其中《与力量同行,让梦想生花》被中国文明网采用为深度评论文章,《让“最美家庭”为精神文明建设锦上添花》等文章还被列入“宛新平”系列评论在中安在线首页发表,我本人还曾接受中安在线名人堂专访,成了名副其实弘扬和传播文明的天使。我还受邀在市网宣办、县委宣传部举办的网络文明工作会议上,以其自身的亲身经历,专题介绍了自己讴歌“正能量”,传递“好声音”的做法与感悟。
爱心妈妈人人夸
我一直努力成为一名网络文明使者和正能量的积极传播者,而且还努力成为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妈妈”。由于特殊的职业环境,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县城,我特别关注当今中国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作为一位小学教师,特别是作为具有强烈爱心的母亲,我几乎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留守儿童的教育、引导和关爱上。在我的精心策划下,举办了全县首次关爱留守儿童大型活动。也正是出于对广大留守儿童的真切关爱,我还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在网上建立了“温馨家园”,讲述自己和留守儿童们在网络家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故事与收获,同时撰写了大量有关留守儿童题材的评论文章,呼吁社会、学校、家庭都来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还身体力行,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帮助那些家庭困难以及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我还注意多角度、全方位地教育、引导留守儿童学会自立自强,组建梨都小记者分站并亲自担任站长和辅导老师,我参加过“大兴网络文明风,喜迎党的十八大”演讲比赛等集体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参加各种征文活动,许多留守儿童的作品相继被《农村孩子报》、《安徽青年报》、《皖北晨刊》《快乐作文》等报刊采用刊登;我还带领孩子们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到敬老院为老人送温暖等,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唤起社会对留守儿童的高度关注,在无数留守儿童心中播下文明向善的种子,不仅赢得了“爱心妈妈”的尊称,而且还赢得了全校师生及家长的由衷称赞。
阳光天使,精彩一搏,阳光花园,华盖集,这些都是我曾用的网名,借助百度就会发现,这里有我很多文章,而且很多被多家网站转载,我在浩瀚的网络世界里,尽显“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楚楚风采。我始终告诉自己:这些成绩只是网海里的一湾清水,不值得骄傲,我应该更上一层楼,虽然作为一个小学教员,一边是繁重的教学任务,一边要去爬格子,还要相夫教子。但是作为一名网络文明志愿者,我必须要始终如一地恪守底线、依法上网,做个诚实守信的好网民;同时,我呼吁:我们每一个网民家庭,都应勇于承担文明上网、诚信上网的责任,积极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新风尚,把高尚、文明、诚信的清风带入互联网,积极营造一个文明、健康、信用的互联网氛围。
网上发好声,线下做好人,我代言,我是中国好网民!
人人争当好网民,事事亲为真英雄!
网聚五湖四海客,家合万众一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