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获奖作品二等奖

 9.网上结识的忘年交

 作者/张新民 推荐/新华网

新华网年轻博主黄传祥启程前往长沙市政府办公厅报到上班了。他是在常德市委宣传部副科长的岗位上通过公开、报考,经笔试、面试、考察、体检调入省城的。

小黄今年32岁,家住安徽省阜阳市农村,父母是实实在在的农民。他上小学中学时,家里经济困难,多次因交不起学杂费而险些辍学。高考后被湖北一所大学录取,毕业后先是在企业工作,2010年参加公务员公考,被常德市澧县人民法院录取。2011年,又通过考试,被录取到常德市委宣传部工作。2013年,他在干部竞岗中脱颖而出,当上副科长。

我和小黄是在网上结识的忘年交朋友。他是2007年在网上开通实名制开办博客的,年纪不大,网龄不短。从2011年起我和他开始在博客中来往,互相点评,直到2012年初才见面认识。读他的文章、同他接触,我发现他许多方面值得我学习。

浏览小黄发表在新华博客里的所有文章,感觉到这位年轻人头脑清醒,思维敏锐,理智发声,旗帜鲜明,针砭时弊,其如其分;他写凡人小事,饱含深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媒体报道,2013年1月14日上午,刘云山来到榆林市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小区金阳小区。他首先走进3号楼,社区工作人员连续敲了三家的门,都吃了闭门羹。小黄根据这条消息,立即写了一篇《刘云山连吃三个闭门羹说明啥?》点赞中央领导带头执行中央8项规定,改进作风,调查研究。文章被新华网推荐到主页,很快阅读量突破10万。

他对《湖南日报》“湖南故事大家讲”专栏的评论,也在湖南日报发表。他认为“湖南故事大家讲”专栏带着泥土芬芳的动人故事,选题准、故事好。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以文载道、以文弘道,寓大道理于小故事之中,讲述的都是来自人民群众身边的真人、真事,饱含着感人肺腑的真情,篇篇传递的都是实打实的正能量。他的这篇评论,很快被湖南日报发表。

小黄为中国文明网撰写了很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章。他针对社会上特别是网络上,一些人打着自省的幌子进行有意无意的“自黑”。丑化中国形象,诋毁中央决策、夸大负影响,靠“自黑”提高社会知名度或者赚取外快的行为大声疾呼:“自黑”百害而无一利,对于这些惯于“自黑”的人,我们要举起森林般的手制止,用正面理性的声音压倒这些“自黑”的声音,推动国家和社会在自省自信中前行。今年他在《普通人如何纪念抗战胜利》以文中写道:对抗战胜利最好的纪念就是不断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中国梦实现得怎么样,与我们每个人的努力程度密切相关。我们要敢于有梦、勤于追梦、善于圆梦,从自己手头正在做的事着手,通过实现个人梦想为中国梦想做贡献。

他注重孝道。他认为敬父母,无关节日。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孝敬父母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为了表达我们内心浓浓的爱意。节日只是一个形式而已,不要只在节假日才想起孝敬他们,让每一天都是父亲节、母亲节,莫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2014年春节前,他写了一篇《回家过年能为父母做些什么?》,主张回家后一是与父母分享奋斗经历,二是教父母新技能,三是帮父母做家务。他的这篇文章不到五百字,但言简意赅、饱含孝心、充满哲理,使人很受启迪。

黄传祥就如何当和好网民,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善用网络,过真实精彩生活》《别把网络流氓当意见领袖》《呼唤正能量,严惩刻意突破“七条底线”的人》等文章被发表在中央主要媒体上。他在《怨天尤人无济于事不如积极传播正能量》中写道:我们在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过程中,应该要求自己出份力、尽点责,积极传播正能量,鼓舞自己也鼓舞别人,而不是一味的埋怨社会埋怨他人。

为营造网络安全环境,他呼吁网民,要筑牢脑中的“防火墙”。要学习一定的网络技术知识,有意识地用技术手段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守住法律底线,是上网最好的自我保护。强化文明上网意识,把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为网络文明作贡献,最终受益的将会是每个网民。

近几年来,小黄在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等纸质媒体上发表文章100多篇。2012年6月,他联系本地一位领导干部的实践,写了一篇《官员开博成网络意见领袖的途径和作用》。这篇文章被发表在《新华社专供》内刊上,后又在求实网、《领导科学》杂志发表。2013年1月9日,他在路上发现一位母亲将一件尚未启封的新毛衣拆开包装,穿在路边一个乞讨者身上,他感慨万分,写了一篇《最冷冬天的温暖一幕》,“短暂无声的一幕,在湖南28年一遇的寒冬里,让我觉得异常温暖”这篇博文发表在新华社每日电讯。

小黄在给我的短信中说:“我上网传播了正能量,结识了许多好网友。网友之间的正能量互相激荡,进一步扩大了正能量。今后上网,我还是本着理性发言的原则,少发泄情绪,多坚持真理,要做蜜蜂不做苍蝇。” 我祝愿这位网上结识的忘年交朋友进步得更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