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对外传播,探索和创新方式和手段,“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话语权,新媒体在很多领域都有所表现:

(1)外事活动,社交媒体互动传播效果良好。比如,习近平主席访美、奥巴马访华,“庄园会晤”、“瀛台夜话”、“facebook主页”等在网上受到关注。习近平主席访英期间与英国首相卡梅伦酒吧小聚。网上流传颇广的段子称:“60多岁推销员深夜英国酒吧和客户‘拼’酒”,“我们年轻人不努力说的过去吗?”李克强总理发起“高铁外交”,也和“兵乓外交”、“熊猫外交”一样在民间受到关注。据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统计,2015年习近平主席出访屡次占据微博话题榜首,微博话题#跟着习大大去美国#阅读量高达5.3亿次,#习近平出访英国#阅读量超1.8亿次。“丽媛style”是舆论追踪焦点,时尚、公益类话题占据主导地位,还涉及着装风格与搭配,赠送礼物等,国家软实力得以提升,吸引了大量评论。

(2)内容为主、渠道为王,形成立体传播。2015年“8o12”天津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人民时评《应对突发事件,“信任共同体”很重要》第一时间在《人民日报》落地,《法制日报》等12家纸媒转载。人民网阅读量58万,370多家资讯类网站转载,国内各大客户端有几十万关注。同时,海外社交媒体四个小时就有27万的关注量,《华尔街日报》网站等全文转发,改写了《人民日报》的报道,以第三方视角转述“没有理由在天津港爆炸中搞庇护”态度。纽约的律师、CNN的主持人等国外人士纷纷转载,及时有力地传递了中央“一查到底绝不手软”的决心。

(3)有担当、有底气,共建大国形象。2015年3月底4月初,“也门撤侨行动”引起海内外大量关注。“@人民日报”从“中国价值”着眼,将“讲信义、重情义、救危难、树道义”的撤侨行动提升到价值观层面。“@中国日报”极具国际视野,将各国对中国撤侨行动的评价在微博中传播。有网民称看到乘坐护卫舰的中国公民吃八菜一汤喝啤酒,水兵们吃罐头咸菜,,“@新华网”制图出面辟谣,被“@人民网”等转发。相比之下,“@军报记者”以专业负责态度,用3个关键数据解读海军第二批撤侨行动。同时来自网民的关注也推高了也门撤侨的舆论热度,将有担当、有底气的大国形象传播出去。

(4)宏大叙事兼顾个体,凝聚共识传递“好声音”。“9·3”阅兵集聚了来自国内外众多主流媒体的目光,成为公众了解新闻时事的重要信源。阅兵结束后,“盘点阅兵之最”、“阅兵十大瞬间”等主流媒体总结以及盘点类帖文受到热捧,同时,一些“揭秘”军人训练艰辛的“两微一端”贴文增多,“老兵接受检阅”成为亮点。 “这盛世如你所愿”,“@周顾北的周”所发一条带有周恩来总理老照片的微博,被转发超过百万次。新媒体“9·3”阅兵纪念活动的前期推介、同步传播、后期解读、实现了有效的信息全覆盖。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