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际舆论场舆情结构与特征
经过对我国互联网国际舆论场中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2月29日期间的105件热点事件以及话题进行梳理,研究发现以下特点。
(一)时间分布
2015-2016年国际舆情地图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国际舆论热度在中低位水平保持震荡,但在“美联储启动近十年来首次加息”、“欧洲难民潮”、“法国巴黎遭遇恐怖袭击”等重要议题以及我国领导人出访方面,2015年第4季度国际舆论场热度到达峰值。
图1:2015-2016年国际舆情热点时间分布
(二)空间分布
从国际舆论场的地区分布来看,对舆论热点的影响非常大。我国身处亚洲,周边区域都出现了丰富的热点话题,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再到人文交流等。此外,难民问题、恐怖袭击、希腊危机等较为负面的话题使欧洲在我国国际舆论场的热度排至次席。国际性话题占比也接近15%,仅次于亚洲大陆,而且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倡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人民币将加入SDR等与中国高度相关的话题成为持续性热点。
图2:2015-2016年国际舆情热点地区占比
(三)领域分布
对2015-2016年国际舆论场的热点事件与话题归类统计发现,国家领导人动态、国际关系、突发事故、全球经济以及恐怖主义属于热门领域。高层领导人动态、多边关系与全球经济往往具备较强的关联性。此外,旅游方面的热门事件并不少,中国人在海外旅游也容易形成新闻话题,国内外都出现涉及不同国籍人群形象“偏见地图”等流行传播话题和现象,体现出国际网络舆论对各国国民海外形象的关注。
图3:2015-2016年国际舆情热点领域分布
(四)国际关注的国家涉外热点与国际涉华热点
图4:国际关注的中国国家涉外热点与国际涉华热点占比
从抽样统计来看,国际涉华热点占比高于我国国家涉外新闻(见图4)。在国际涉华新闻方面,主题丰富多元,包括与中国息息相关的国际经济热点(美联储加息、IMF批准中国加入SDR)、时政社会热点(美国大选走势、叙利亚危机)、国际问题(难民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相比之下,国际关注的国内涉外热点主题主要以领导人出访以及由我国主办或参与的国际性活动为主(见表2)。
表2:2015-2016年度国内涉外热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