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韩国首尔LG电子工作人员试演LG电子智能手表搭载的智能钱包“Smart Wallet”,它可用于移动支付服务。人民视觉
韩国 开掘“21世纪的原油”
“郑爷爷,今天痰是什么颜色?”“有点黄色,有时候有点白色和灰色。”“您最近每天抽几根烟呀?有没有咳嗽等其他症状?”“没什么其他症状。”“您一定多喝水,早点睡觉,吃饭要准时!”……
这是一段在医院看病时再平常不过的对话,实际上却是通过网络“隔空”进行。在韩国仁川市保健所,医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连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向其提供保健和预防等个性化服务。
首尔市民李善雨年近古稀,常年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困扰。过去每次去医院检查、就诊,往返路上就要花两个小时。“现在省去了排队时间,有电脑和蓝牙血压计,在家就可以让医生给我看病了。”这一原理很简单,患者在家用血压计自行测量血压后,血压计会通过蓝牙将数据加载至平板电脑并传送到医院数据库。医生根据患者一日3次的定时测量数据做诊断,并将诊疗结果通过网络再回馈给患者,让患者对自身饮食和运动量做相应调整。
借助互联网的力量,韩国人的就医方式正发生着改变。去年9月,韩国互联网医疗开始投入试运营,诊疗费用每人每月仅需2.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27元)。目前,这一服务诊疗对象仅限于慢性疾病患者和65岁以上老人,服务范围也仅限于偏远地区。随着社会老龄化加速,为了应对不断增加的医疗需求,韩国政府计划于年内投入91亿韩元,向医院和患者免费出租互联网医疗相关设备,扩大受众范围。尽管对个人信息保护以及法律对远程误诊责任不明确等争议仍存在,大规模推广尚需进一步探讨,但据韩国保健福祉部相关人士介绍,这一服务在试用患者中普遍获得好评。
本报记者身边的韩国朋友一谈及互联网,总是洋溢着满满的自信。根据韩国业界发布的《2014年全球在线趋势报告》,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全球网速最快的国家为韩国,韩国平均网速达25.3兆位/秒(Mbps),是世界平均值4.5Mbps的5.6倍。简单来说,韩国的网速意味着1秒时间内可以传送A4纸张大小的文件2277件,以一本单行本书内外页100张来计算,传输22本书仅需1秒。除了网速,韩国超过10Mbps的高宽频使用比例也接近50%。
发展互联网,韩国可谓有自己的一套思路。意识到信息产业蕴藏巨大潜力,韩国对网络进行了“超前的”规划和投入。1995年韩国开始了长达10年的国家宽带设施建设,实现百兆宽带接入的基本普及。政府还先后投入数十亿美元资金用于建设光纤主干线网络。此外,对于网络运营商,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和政策扶持,并放松对其监管力度,以确保消费者拥有更多选择,也形成了业界的良性竞争;对于民众,政府则在政策上为低收入人群创造有利条件,鼓励老百姓积极“触网”。有数据统计,在韩国,宽带覆盖率高达97%。韩国人还是忠实的数字消费者,全球最大的电子游戏竞赛就诞生于韩国。
韩国总统朴槿惠指出,发达国家正在发展大数据产业,以应对经济低迷。大数据可谓“21世纪的原油”,是用创意创造附加值和就业岗位、创造经济新资本。2013年2月,朴槿惠政府提出要发展“创造经济”,以创造力为基础,通过科学技术、信息通信技术,与民众创意相结合,转换为实际生产力。今年1月,韩国金融委员会举行了首次互联网银行成立特别小组会议,政府迈出了建立互联网银行的第一步。法案修正若通过国会批准,韩国第一家互联网银行或将年内正式成立。
对于韩国人来说,互联网的应用,可以让手机当卡刷移动支付,可以在地铁上看一场转播的棒球赛,社会上也渐渐投入到对老、弱、幼定位保护方面。当“创造经济”遇上“互联网+”,一场互联网行业的创业风暴正在韩国席卷开来……(人民日报驻韩国记者 陈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