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方向5:着力强化创新驱动
北京市长王安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下足“进”的功夫,做好“退”的文章,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增加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用科技创新推动北京新发展。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打通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最大限度释放科技生产力。”
监测数据截至1月18日至1月20日,数据采集涉及新闻、论坛、博客、微博四大信息源,话题内容与北京两会直接相关。
38% 激发文化创造活力
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机制,完善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转制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国有文化企业改制重组。
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抓好核心演艺区、文化保税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重点项目,促进新兴业态发展。
制定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办法,推进区域文体中心建设,改善社区文化活动条件,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扩大文化资助和文化采购,鼓励创作精品力作,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
38% 深度调整产业内部结构
遵循特大城市产业发展规律,构建与首都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做强有优势、有基础的现代制造业,原则上不再发展一般制造业。
积极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非基本公共服务,提升金融、信息、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
努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等领域的新增长点,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住大规模环境建设的契机,做大节能环保产业。
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好充换电设施的规划建设,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
把握大数据时代特征,用互联网思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产业加快发展。
认真做好第三次经济普查。落实与中央单位、驻京部队的合作协议,切实将首都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16% 统筹推进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突出人口规模、发展质量、生态环境等三个方面,建立区县差异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降低首都功能核心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经济增长指标的考核权重。
完善重大产业项目统筹协调机制,强化各级各类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抓好商务中心区核心区建设,加快金融街内涵式发展和资源置换,推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提升、产城融合,完善奥林匹克中心区整体功能,支持临空经济区转型升级,增强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集聚度和承载力。
积极推进四个高端产业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聚集培育主导产业。深入实施第二阶段城南行动计划,促进西部地区转型发展。
加快生态涵养发展区重点沟域建设,继续做好山区农民搬迁工作,建设32 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全面建成雁栖湖生态示范区,扎实推进世界园艺博览会筹备工作,带动旅游休闲等绿色产业发展。
4% 用科技创新推动北京新发展
提升中关村示范区整体创新能力。统筹谋划科技创新综合改革,挖掘先行先试系列政策潜力,研究制定新一轮创新发展支持政策,完善一区多园统筹发展机制,出台示范区优化产业布局指导意见,推进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科技商务区建设。
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健全企业主导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实施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等三项工程,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协同创新。更加注重培育市场化的科技服务组织,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型孵化器集聚发展,为企业创新提供专业化服务。
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施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和收益分配制度,全方位深化央地合作、院市合作、军民融合,完善部市会商工作机制,加强产业专项资金使用统筹,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落地。
构建更为灵活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扩大科技开放与合作,实施海内外人才引进专项计划,支持各类人才工作室、创业基地建设。完善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机制,提高经费使用自主权,增强对关键岗位、核心骨干的激励。
实施首都知识产权和标准化战略,健全市场导向、激励奖励、转化应用、打击侵权等四项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做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办事处落户服务工作。
3% 发展开放型经济
发挥“京交会”的带动作用,扩大文化贸易,提升服务贸易发展水平。
加快建设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和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创建优势产品出口质量示范区,鼓励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扩大出口。
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整合优化,落实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增强口岸服务功能。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动设计咨询、文化、品牌等“走出去”。
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经贸合作,做好外事、对台和侨务工作。
积极申办第24 届冬奥会。
1% 优化内需结构
优化内需结构。统筹用好政府投资,注重提高投资效益,更多投向环境治理、民生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更多投向农村和发展薄弱地区。加强投资促进,做好各类市场主体的投资服务,提高民间投资比重。合理安排建设节奏,抓好搬迁与建设、主体与配套、公益性建设与经营性开发的衔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商品消费稳定增长,大力发展服务消费,积极引导绿色节能消费,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网络消费,扩大信息消费规模。深化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增强旅游服务能力,提升外来消费和旅游消费水平。出台优化消费环境实施意见,加强企业诚信经营监管,让市民安全放心消费。
网友热议:
网友“苏哥”:虽然竞争的本质是"质量、服务和成本"的竞争,无论何时企业都要创造自己的成本优势。但是,思想解放引发的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和进步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原动力。企业飞速发展的永动机是思想引发的制度持续创新,以适应效益的自由生长的需要。
网友“李广”:坚持以改革开放促振兴发展,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网友“黎家美沙酮”:价值观,坚持知行统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崇德向善的力量,建设全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从五位一体全方位改革高度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确立新目标、提出新举措,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解放和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网友“程越”:一实现"两个转变",即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和国有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单位体制机制转变;二"两个体系",即现代市场体系和现代公共服务体系;三是在深化改革中开拓"两个市场",即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四是在深化改革中激发"两个活力",即人民群众文化创造活力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队伍活力。
网友“奚海峰”:我国幅员辽阔,气候 、人口、资源及历史习俗等各异,发展极不平衡,为此,无论是城镇化还是新农村建设,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一个模式,要敢于探索创新,走出一条特色化、差异化、可持续的发展路子。
网友“笃天演”:内需必须和出口同步增长,外贸数量好看,质量不行,优化贸易的受益结构最重要,中资盈比例不提高的话,把内需市场送给外资,无异于自杀。所以无需轻谈内需,要谈就拿内需换外贸。
网友“杜大鹏”:提高产品质量是经济实现效益型增长的根本出路、是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的基本前提、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媒体“中国资金管理网”:【朱小丹:申报设立自由贸易园区 加快外经贸转型】2014年1月16日上午,广东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朱小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2014年要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媒体“创新创业中关村”:【用创新推动北京新发展:中关村每年新增创新生长点数千个】#今日关注#中关村每天诞生11家科技企业,文化创新构造双轮驱动动力,外媒断言只有北京才能给硅谷压力。体制、科技、人才的优势,让中关村在科技创新之路上披荆斩棘,阔步前行。中关村将继续以其创新为北京发展增添活力。
媒体“比较政治经济学”:外部原因:金融危机中政府加杠杆化使债务负担加重,评级机构不再受西方国家约束,正确调整评级。 内部原因:产业结构不平衡:实体经济空心化,经济发展脆弱。人口结构不平衡:逐步进入老龄化。刚性的社会福利制度。法德等国在救援上的分歧令危机处于胶着状态。
改革方向6: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北京市长王安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率先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治理“城市病”、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修改城市总体规划,推进经济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优化城乡功能和空间布局,坚决扭转城市发展“摊大饼”,提升城镇化质量。”
监测数据截至1月18日至1月20日,数据采集涉及新闻、论坛、博客、微博四大信息源,话题内容与北京两会直接相关。
62%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城镇化
做好50 个重点村后续建设发展,深化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6 个乡镇城市化建设试点,并逐步推开。
加强乡镇统筹,以盘活存量为主,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化水平,力争4 到5 年明显改善城乡结合部地区面貌。
梯次推进小城镇建设,鼓励与大型企业、高校对接共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人口就近城镇化。
严格规划和用途管制,严肃查处违法建设、销售“小产权房”。
抓好48 个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将村级组织公益事业补助标准提高50 % ,完成8 万户农宅抗震节能改造,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长效管护机制。
传承乡土文化,保持农村风貌,推进旧村整治更新,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自觉落实粮食生产责任,抓好“米袋子”、“菜篮子”重点工程,建立基本农田补贴制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实施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开发二期工程,增加储备规模,保持一定的粮食和蔬菜自给率。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做强现代种业,办好世界种子大会、世界葡萄大会,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首都农产品质量安全。
落实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发展规划,支持低收入村提升集体经济发展能力。
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推进绿色就业,提高公益性岗位补助标准,引导农民转移就业,积极帮扶低收入农户增收,保持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22% 推进中心城功能疏解
强化规划指导和控制,严格控制中心城建设规模和开发强度,除重点功能区和棚户区改造项目外,对房地产开发和公共服务项目就地扩建,设置更高的限制条件。
加强配套政策研究,制定商品交易市场管理办法,引导服装、小商品、建材市场逐步退出。
研究中心城优质公共资源和人口向新城疏解的利益引导机制,完善企业跨区县迁移管理办法,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与生产力布局优化。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加大文保区保护修缮力度,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16% 增强城市副中心和新城承载能力
把副中心、新城作为发展重点,提供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环境,尽快建设成为优化城市布局的重要载体。
编制通州城市副中心到2020 年的发展规划,完成核心启动区重大基础设施主体工程,引进建设一批优质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项目。
拓展大兴一亦庄、顺义、昌平、房山等综合性新城功能,完善连接中心城区的快捷交通体系,集聚符合发展方向的产业和服务要素。
建设好门头沟、怀柔、平谷、密云、延庆等区域性新城,强化基础设施和产业支撑,推动职住平衡,带动区域发展。推动新机场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加快外围交通体系建设,筹划建设新机场临空经济区。
网友热议:
网友“静达艮儿”:【北京拟疏散人口:中心区停建商品住宅】为解决中心城人口聚集问题,北京将从严控制中心城建设增量,疏解和优化中心城功能,并分区域控制中心城建设规模。其中,中心区域将坚决停止新建商品住宅和大型公建项目,严格控制旧城的新增规模,停止大拆大建。原则上不再新增产业功能区。
网友“大女人朽木白哉”:#首都城市副中心#北京政府工作报告:增强城市副中心和新城承载能力。把副中心、新城作为发展重点,提供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环境,尽快建设成为优化城市布局的重要载体。编制通州城市副中心到2020年的发展规划,完成核心启动区重大基础设施主体工程,引进建设一批优质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项目。
以上是2014年首都的改革走向,也是下一步的改革举措。王安顺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 这让人联想到2012年底,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同志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两个声音,讲的是同样一个道理,那就是人民至上。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将从这里起步!(千龙网·中国首都网舆情测评部 郭丹丹 数据支持:北京蚁坊网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