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数据:

  全网总浏览量:2.27亿。

《“萌”婶代表记》创意动画短片截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推出一组全媒体报道,该组报道集文字、图片、裸眼虚拟现实3D动画、导演级的分镜技巧于一体,一经推出,便引起不错反响,取得2.27亿的浏览量。

  《“萌”婶代表记——全国人大代表赵会杰和小庙子村的新故事》(以下简称《“萌”婶代表记》)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和内蒙古分社合作的一组重点报道。报道历时数月,策划先行,着力创新。春节前后,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记者两次前往内蒙古赤峰小庙子村,在村里蹲点调研十余天,历经人物选定、踩点调研、正式拍摄、后期制作及写稿送审等流程。

  小切口、大主题,紧扣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要求。《“萌”婶代表记》这组报道立意深刻、主题鲜明,用鲜活生动的故事,第一时间生动阐释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下午在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重要部署,体现了上下同心,引起网友的广泛共鸣。《“萌”婶代表记》政治站位高,以“中国‘最平凡’的代表,来自中国‘最平凡’的村落,每天发生的‘最平凡’的故事,却汇入世界上最波澜壮阔的征程,爆发出巨大的正能量”为主题,以小见大,将每个平凡人带入最不平凡的事业。赵会杰这位农村代表丰富扎实的履职实践,生动地诠释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有力地回击了西方一些关于人大代表是“举手代表”“表决机器”等的质疑声,体现了新华社把握重大主题报道的敏锐性和权威性。

  文风清新、细节丰富,把人物写实写活。为规避两会报道的枯燥性,报道组反复打磨文字报道,注重挖掘人物特质和典型细节,最后将“萌”婶这个标签提炼出来。标签增添趣味性的同时,又笑中带泪,让读者深受触动。比如通过赵会杰劝说村民支持修路拆迁磨破嘴皮子,给困难户发放救济品时每家发米发面,推动环保部门进行河道生态治理等丰富细节,把人物写实,反映出人大代表基层履职的努力和担当。又如通过大量东北方言、

  “三句半”式的风趣化表达,以及村民给她起的外号“胖陀螺”“黏糕脚”等,刻画出一个大脸盘、眯眯眼、大嗓门的胖婶形象。技术加持、融媒创新,打破次元壁跨界传播。选题确立之初,报道组就将90后、00后等网民群体纳入目标受众范围。要想吸引年轻受众,就得从叙事方式和表现形式上下功夫。结合时下热门的3D虚拟现实技术,报道组推出一个3分钟创意动画短片,通过一镜到底的拍摄剪辑手法,带领受众跟随“萌”婶的自拍镜头,在不同场景直观感受乡村的变化发展。视频中现实里的村庄与3D动画虚实切换,节奏轻快跳跃,带给受众游戏通关般的快感;同时,“萌”婶自拍直播的形式,拉近与受众的距离,符合当下受众的观看习惯。此外,短视频中融入古风动画、弹幕等元素,画风活泼可爱,冲破次元壁,更容易受到年轻网民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