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在北京海关人员的现场监管下,意大利返还的796件套中国流失文物由航班货舱卸下。供图/新华社
1.城市落户条件继续放开放宽
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2019年我国将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3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这样一则关于全面放开、放宽落户限制的消息,引发了网友热议。众多网民为此点赞,认为放开放宽城市落户政策不仅是当下的选择,也是未来的一种趋势。随着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和公共资源不断增加,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以及人们越来越理性,未来人口自由迁徙的空间会越来越大,这是值得期待的变化。也有网民表示担忧,当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城市加入“抢人大战”,发布人才落户、补贴购房等政策,这究竟是抢人才还是拉动房地产市场?
2.意大利返还中国文物艺术品796件套
4月10日,意大利返还的796件套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已于当天凌晨抵达北京。这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流失海外文物艺术品返还,树立了国际合作追索返还流失文物的新范例。2007年,意大利文物宪兵在本国文物市场查获一批疑似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艺术品,随即启动国内司法审判程序。中国国家文物局得知相关信息后,立即对接意大利文化遗产主管部门,开展流失文物的追索返还工作。历经十余年漫长追索,意大利法院最终作出向中方返还796件套文物艺术品的判决。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中意都是文明古国,也都是文物大国,双方在文物保护修护以及打击文物犯罪等领域保持长期合作。中方愿同意方进一步加大在文物保护领域的交流合作,为推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出更大努力。
3.新版个人征信报告即将上线
据媒体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已试运行新版个人征信报告,近期可能正式上线。新版报告采集信息将更细化、更全面、更精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更注意维护个人信用状况,如能否按时缴纳水费、电费等。在申请贷款时,无论是房贷、车贷还是消费贷款,金融机构大多数都会先查看个人征信报告,征信报告上一旦留下负面记录,可能对信贷获批造成影响。针对这一新举措,有网友点赞,表示“这样挺好的,让投机取巧者无机可乘。对于欠水电费这种事情都会进入征信,说明我国的信用体系正逐渐完善。”同时,也有网友认为不必如此严苛,谁还没有个忘交水费、电费的时候呢!对此,有网友建议道:应当通过制度建设布置“护城河”,防止征信技术的不当运用对征信对象造成“误伤”,同样是征信机关应当考虑的问题。
4.故宫博物院院长换帅上热搜
4月8日,执掌故宫博物院7年的院长单霁翔宣布退休,继任者为敦煌研究院原院长王旭东。此消息一出便受到多方关注,仅微博话题#故宫院长单霁翔退休#的阅读量就达到2.7亿,讨论量达5.5万。年轻人在网络上表达对单霁翔的赞美和不舍,但人们关注的不只是老院长,更多的是他背后那座充满神秘魅力的故宫。正如网民所说,这七年故宫的变化特别大,更多年轻人爱上了故宫。故宫的改变有目共睹,希望新院长继往开来。大家共同的心愿都是希望下一任院长能接好火把,让尘封的历史继续焕发出新的光彩。有公众号发文称,经过多年的努力,故宫不再是高傲威严的紫禁城,而是一座富于生活气息的博物馆。人们对故宫的喜欢不仅因为这里最著名,更是因为这里时光千年流淌,山河璀璨如星。媒体认为,
“唤醒”了沉睡的宫殿和文物之后,点亮紫禁城的黑夜,这是送给国内外观众的惊喜大礼包。故宫也要“开口”说故事,而且是年轻人爱听的故事。
4月15日,法国巴黎,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建筑损毁严重。供图/新华社
5.巴黎圣母院大火引发全球关注
当地时间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导致其木制框架基本被烧毁,塔尖坍塌。大火让这座有着800年历史的古老建筑蒙受重创,令人痛惜。这一事件,也再次把古建筑等文物防火问题推到了舆论的中心,再次为所有的文物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4月16日,圆明园遗址公园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文明不能承受之殇》一文,称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网友纷纷留言,点赞大国风范。网友指出:一点星火,就能毁灭一栋几百年的建筑。事故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意外”的说辞掩盖不了日常隐患。这次火灾以巨大代价给世界敲响了警钟,每一个国家都当引以为戒。媒体评论道:大火虽然发生在巴黎圣母院,但对我国而言同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现实中,出于商业化开发的需要,许多古建筑进行了电气化改造,有的还安装了大功率灯光设备,这些行为都可能埋下隐患。要让古建筑走出火灾阴影,加大日常维护的资金投入不致其年久失修、完善自身消防系统建设是一个方面,也必须为古建筑防火制定更为严格的规矩。
6.“996” 工作制持续刷屏网络
4月中旬,一场关于“996”工作制的全民大讨论持续发酵。“996”指的是从早9点工作到晚9点,每周工作6天,这一工作制正遭遇以程序员为代表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弹和抵制,也引发了全社会的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支持“996”的往往是老板们,并放出“996是巨大的福气”“每个人都必须有拼搏精神”等言论。而反对“996”的人则多为普通员工,
“996加班公司黑名单”“996有多苦”的话题轮番登上微博热搜。既有人表示“人活着没必要给自己弄这么累”,也有人认为“只要酬劳到位,还是愿意接受加班”。对此,媒体评论道,对于企业来说,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工时制度安排要合法化、人性化,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改善管理,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积极性,同时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
7.奔驰维权事件引热议
近日,西安一消费者购买奔驰车,新车还没开出4S店门就出现了漏油,4S店反复推诿不肯为消费者退换车,提出适用“三包政策”免费更换发动机,致使消费者不得已坐在车盖上哭诉维权。随后,几经波折,奔驰车主与西安4S店达成和解。对此,众多网友曝出自己曾经被“坑”的经历,表示汽车行业存在的乱象由来已久,有些4S店早已不再信奉顾客至上,反而用尽坑蒙拐骗的方式消耗公众信任和品牌公信力。媒体呼吁:我们已迈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想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就应彻底扭转不公平地位,将保护消费者权益放在首要位置,改善维权流程,打造一个公平公正、安全无虞的消费环境,对违反法律法规、破坏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依法予以严厉处罚。
8.文明祭扫渐成新风尚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寄托哀思的时节。北京市民政局向市民发出平安清明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文明生态、绿色出行、移风易俗,号召市民文明绿色安全祭扫。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群众的安全文明意识逐年提升,文明祭扫理念渐入人心。鲜花祭扫、网上祭扫等绿色文明的祭扫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香烛、纸宝、鞭炮,成为清明祭扫的新风尚。网友呼吁:请一定文明祭扫,你的不小心可能会伤害到许多无辜的人。祭奠重要的是情感,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形式。媒体评论道,清明祭扫的多元化应该是社会的进步体现。如果祭扫方式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引发火灾,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隐患,那么与其把钱花在为不文明祭扫埋单上,还不如用在补贴免费赠送鲜花或者低价销售文明祭品上。
(舆情事件选取时间为2019年4月1日至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