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这一重要倡议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国际社会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正在为全球发展注入新活力。与此同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全球技术红利分配不均,数字鸿沟不断扩大,影响全球社会公平与包容发展。为此,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共同举办2025年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合作论坛,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数字普惠行动倡议》,呼吁各方切实采取有效行动,开放合作、和合共生,推动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合作走深走实,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普惠共享。
一、加快普惠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等建设,推动全球范围内数字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加强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公平可及,加快提升网络覆盖率和数字化水平。开展开放、互操作的数字技术标准研制,全面提升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二、推动数实绿色融合创新。强化技术引领,推进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健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推动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融入数字经济生态。发挥绿色化转型对产业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公平包容的人工智能应用。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领域,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落实“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倡议。支持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建设,加快构建面向全球开放的开源技术体系和社区生态。坚持公平性和非歧视性原则,提升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保障个人隐私与数据安全。支持各国平等参与智能化发展进程,加强发展战略、治理规则、技术标准的对接协调,强化算力、数据、人才等领域国际合作。帮助全球南方国家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弥合全球智能鸿沟,促进人工智能真正惠及全世界。
四、推动数字乡村发展。完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支持农村地区数字技术应用,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全产业链数字化水平。壮大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运用数字技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升乡村信息服务水平,加大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资源供给,推进乡村数字化治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弥合城乡数字鸿沟。
五、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丰富优质数字资源供给,推动数字资源开放共享。健全数字人才培育体系,丰富数字教育培训资源内容,开展面向劳动者、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普惠性数字技能培训,增强公众安全、负责任地使用数字技术的能力。激发数字创新活力,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意愿和能力。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筑牢网络安全屏障。
六、深化数字便民服务。积极推动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促进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化。鼓励各国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为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数字公共服务。普及数字生活智能化,打造智慧便民生活圈,推动数字技术在教育、医疗、文旅、能源等场景创新应用。鼓励关注弱势群体需求,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确保数字服务可及、易用、人性化,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等共享数字生活,促进数字技术造福所有人。
七、促进数字普惠国际合作。鼓励建立全球数字普惠智库联盟,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发布研究报告、政策建议与最佳实践。鼓励数字平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全球数字公益项目,提供技术援助、能力建设与经验分享。鼓励各国高校、智库、企业等参与联合研究,聚焦数字鸿沟、数字包容性评估、新兴技术社会影响等议题,促进政策对话和知识共享。












PC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