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网信办发布《大型网络平台设立个人信息保护监督委员会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是健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为平台企业加强相关工作提供了清晰指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一、筑牢个人信息保护防线,既是数字时代要求也是平台企业责任。国家高度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工作,近几年相继颁布《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相关工作提供了制度上的顶层设计和根本遵循。滴滴在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法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筑牢个人信息安全防线,不仅是顺应数字时代潮流的必然要求,更是大型平台企业肩负的时代责任。提高个人信息保护能力和水平,需要公司高度重视、持续投入、常抓不懈,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独立、专业、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为公司完善治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为此,公司在2023年11月正式成立个人信息保护监督机构,希望能汇聚外部专家的智慧,在落实好政策规定的同时,进一步把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做实做深做细。
二、建设个人信息保护监督委员会,是提升平台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滴滴的个人信息保护监督机构以“外部专家主导、内部专家协同”为核心原则,由7名外部专家和2名内部专家共同组成,确保监督工作的独立性和专业性。该监督机构成立以来,通过定期会议、专项审议、年度总结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监督工作。专家通过听取业务汇报、质询讨论、提出建议等方式,对公司个人信息保护全生命周期管理、合规体系建设、技术防护措施等进行全方位监督,确保相关工作既合法依法也契合业务实际。2025年1月召开的年度会议上,滴滴个人信息保护监督机构全面复盘2024年工作成效、形成年度监督意见,并审议通过年度报告和新一年工作计划。在专家指导下,该监督机构既从合规视角审视工作的薄弱环节,也从用户视角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企业提高用户信任度和满意度。通过发挥专业优势和外部监督作用,个人信息保护监督机构为企业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助力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更好地履行平台企业责任。
三、国家及时制定出台《规定》,为规范建设监督机制提供了清晰指引。《规定》的出台既是对《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规定的细化落实,也是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深化治理的又一项重要举措。一是明确操作指南。《规定》从个人信息保护监督委员会的机构组成、职责明确、机制运行等维度,为互联网平台个人信息保护监督机构的建设与运行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操作指南”,让平台企业在建立个人信息保护监督机制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助于全行业形成规范统一、标准一致的治理格局。二是强化监督效能。严格落实《规定》中的职责流程,不仅能确保监督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而且规范化的监督机制能够有效帮助平台企业及时发现并纠正风险,持续稳步提升平台治理能力和水平。三是增强社会信任。严格落实《规定》相关要求,也有助于平台企业主动接受外部监督,更好回应社会关切、赢得用户信赖。
从平台企业角度看,《规定》的出台既是对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体系的完善,也是引导行业走向规范化、精细化治理的重要举措。未来滴滴将严格对照、扎实落实好《规定》的各项要求,持续加强平台个人信息治理能力和水平,既努力让亿万用户的每一次出行更加安心、更有保障,也努力为行业完善个人信息治理体系贡献积极力量。(作者:程维,滴滴董事长兼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