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下同),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规定》是我国首个专门就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对促进和规范我国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是移动通信创新发展的重要趋势
当前,星地融合已经成为移动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国际电信联盟6G愿景建议书明确将泛在连接作为6G的发展目标和典型场景之一。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是实现星地网络融合创新的基础,近年来受到全球产业界的广泛关注,技术、产品和服务加速发展。
(一)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拓展移动通信网络能力
当前,移动通信网络已经覆盖全球超过95%的人口,但其覆盖的陆地面积仅为20%。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将打破传统移动通信的局限,极大提升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可靠性。与传统陆基通信方式相比,终端设备直连卫星相对不受地形与环境限制,可以用相对较低的成本将移动通信服务拓展至海洋、极地和偏远地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无缝覆盖。同时,在面对地震、暴雨等自然灾害时,能够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有力支撑应急通信等需求。
(二)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技术产业加速成熟
卫星制造和发射方面,全球卫星发射数量快速增长,卫星制造发射能力进一步提高,成本持续降低。商业运营方面,SpaceX宣布完成首个壳层共计336颗手机直连卫星的部署,计划今年提供语音、数据等服务。产业生态方面,全球电信运营商、设备和终端厂商积极开展基于5G NTN的手机直连卫星技术攻关,在芯片、终端模组、网络设备等方面联合进行了多次试验验证,实现5G NTN端到端全链路技术贯通。
(三)全球主要国家大力支持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发展
目前,全球主要国家加速布局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产业,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与规范措施。我国《“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强调加快地面无线与卫星通信融合,为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发展目标。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通过“太空补充地面覆盖”监管框架,允许卫星运营商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地面移动通信频谱。欧洲宣布开发IRIS2通信卫星系统,旨在增强欧盟在通信网络中的自主性和安全性,预计2030年开始提供服务。
二、《规定》为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清晰指引
《规定》的发布为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规范,营造了稳定、可预测的政策环境;为企业的商业运营提供了清晰指引,也对企业的运营和安全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推动我国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产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企业及个人的合法权益。
(一)《规定》为产业发展提供明确规范与指引
《规定》将分散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等现行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中有关管理规定进行整合强调,并依据产业发展特点,进一步细化相关规定与安全规则,为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基础设施管理提供了统一规范,为相关企业规范运营提供清晰指引。
(二)《规定》为健康有序开展相关业务提供重要保障
随着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的应用普及,由技术应用不当引发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风险,将对传统安全治理体系带来挑战。《规定》围绕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电信反欺诈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划定了底线红线,为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重要法规保障,有力保障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规定》为繁荣产业生态提供有力支撑
《规定》统筹发展与安全,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产业促进措施,有力推动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技术研发创新、产业体系构建。《规定》的出台,将鼓励更广泛的终端设备和服务加入直连卫星产业,引导终端类型从智能手机、汽车等向航空器、船舶、物联网设备不断拓展,激发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进一步丰富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应用场景,繁荣产业生态。
当前,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产业正处在技术突破期。《规定》的出台实施将成为我国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在终端设备直连卫星的技术创新和进步下,应加大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投入,拓展应用领域。同时注重依法依规、保障安全,确保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作者:黄宇红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