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大地春潮涌,数字扬帆启新程。

3月29日至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在山水甲天下的壮美之地,砂糖橘的甘甜、龙脊茶的清香与数字时代的传媒浪潮激荡共鸣,共绘正能量传播崭新画卷。

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开幕式现场。广西日报供图。

3月29日晚,在本届论坛的重磅活动“人机共创·2025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上,正式发布了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AI精品案例优秀作品,100件作品脱颖而出,这些作品皆由国产AI模型生成。算法与人文交织,以善为笔,化AI为墨,在正能量与大流量澎湃交织的时代,科技助力我们见证正能量的璀璨绽放。

赋予AI情感,见证科技向善

AI短剧《国旗飘扬75年!AI重现首位旗手时空之旅》通过AI技术复原新中国成立初期首位升旗手胡其俊的形象,填补了历史影像的缺失,现场观众“穿越时空”一同见证这一感人时刻。胡其俊之子胡克军在会场分享了父亲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感慨道“希望以后能多复原这样的故事,让普通人的坚守可以传播到更多地方”。AI之“手”掸去时光的蒙尘,重新讲述了人民群众当中平凡而又非凡的感人故事,实现了正能量与大流量的双向奔赴。

AI技术使老照片“动”了起来,照片里的人物分别为胡克军(左)、胡其俊(右)。广西日报供图。

断臂小伙周键佩戴智能仿生手,现场弹奏一曲《大鱼》钢琴曲,科技力量拨动的琴弦深深触动了现场观众的心弦,令人倍感科技向善的力量。周键讲述了自己戴上智能仿生手后,生活随之改变的亲身经验,“戴上智能仿生手后,我又重新能够用意念控制智能仿生手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这让我时隔十年再次感受到右手的存在。”正如周键所说,智能仿生手没有赋予其超能力,却让他从容地活在阳光下。当技术融入情感,科技便有了温度。

断臂小伙周键现场演奏钢琴曲《大鱼》。广西日报供图。

为AI立心,用智慧引领智能

大会上还展示了观众近年来熟知的数字人形象。全网曝光量超1亿、点赞量超30万次的AI视频《当孔子遇见苏格拉底》中,中西方两位思想家活灵活现地“跨越千年”对话、“携手同游”山东。回顾创作历程,创作者表达了AI技术的“快”和人类智慧的“深”都不可或缺,“仁”和“善”是指导AI创作的根和魂。

AI视频《当孔子遇见苏格拉底》。广西日报供图。

《钱学森的AI课》中,“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同样以数字人形象出现,给观众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课,向大家讲述中国科技从“一穷二白”到领跑全球的艰辛历程,鼓励新一代年轻人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谱写科技强国的宏伟篇章。这场AI课不仅展现了数字人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更是通过科技手段传承了钱学森的科学家精神,也成为AI从技术工具升维为文化载体的正能量创作范例。

现场观众和学生演员同上《钱学森的AI课》。广西日报供图。

AI不仅是新兴技术工具,也是正能量网络传播的新载体、新动能。坚守人文内核,深耕内容厚度,价值向善回归,方能实现正能量与大流量的共生共荣。(中国网信网 柴于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