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是公共空间,网络社会同样也是法治社会。为进一步做好网络普法工作,提升高校师生网络法治素养,增强广大师生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安全上网的意识,积极争做网络文明的建设者,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由贵州省委网信办主办,贵州广播电视台承办,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协办的网络安全普法讲座,11月24日下午在贵州民族大学成功举办。
多维解读《条例》规定,帮助同学明辨是非
国家的未来在青年,网络的未来也在青年。青年是网络新媒体的受众,是改善网络生态的重要群体,也是推动信息技术创新的有生力量。提升广大青年的法治素养,是关系互联网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次普法讲座以“网络暴力治理的法治化”为主题,主讲人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杨震围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典型网络暴力事件引起的全社会高度关注、网络暴力的特征溯源及成因分析、《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的理解与适用等方面进行讲解,并结合贴近校园、贴近师生的典型案例生动解析,让广大教师、学生深刻了解互联网虽然是虚拟世界,但并不是法外之地。
以案释法分享锦囊,助攻同学擦亮眼睛
普法人员通过互动提问的方式,生动有趣地讲解了在学习生活中如何安全、规范上网、如何在网络危害发生时及时自我保护等方面的内容,让同学们学会识别网络违法不良信息,并借助平台、不良信息举报渠道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学们认真聆听并积极参与互动,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提升了自身安全上网意识。
学习网络文明公约,引导同学文明上网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彩页,与同学们学习诵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合理使用网络,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要遵守网络文明公约,争做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的倡导者、拥护者和践行者。
高校在读期间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系统固化的关键阶段。加强高校青年网络法治宣传教育,强化法治文化建设,有助于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本次普法宣传活动,使同学们对文明上网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培养网络法治观念,提升网络道德意识,在网络世界中保护自己,也尊重他人,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形成规范的网络行为,让青春力量助力网络空间晴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