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央视网深入宣传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作品之一,《习近平“典”亮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篇》VR绘画创意微视频坚持以创新为主基调,深入推进“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立体呈现,与时俱进阐释新思想。作品撷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引经据典的同期声,通过VR绘画的创意拍摄手法,运用水墨晕染、层层叠画的风格串联场景,带动网民更好读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一、主要做法
(一)“艺术+技术”融合以新述古。以史为鉴,察往知来。《习近平“典”亮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篇》VR绘画创意微视频精心绘制了饱含中华文化魅力和精神风骨的“立体画卷”和“影像大片”,从中可以重温古代法治之“典”,探寻中华法系之“源”,感悟良法善治之“智”,汲取法治文化之“慧”。
“画卷视通万里,诗歌思接千载。”微视频利用全新技术,在更加广博的时间与空间维度上,诠释解读思想理论和法治内涵,蕴含着古代先贤深邃思想和智慧哲理的典故,随着VR绘画笔触跃动,一人一物、一字一句自然清新、赏心悦目地“活”起来、“动”起来,带领受众在欣赏国画之美的同时,了解典故的出处及其蕴含的治国之道。
(二)以典作舟,扬思想之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精妙的典故信手拈来,广博的引用贯通古今。以“道”戒奢,依“法”治国,推“墨”实干,这些都是契合时代的精神基因。引用“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强调法律体系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明确为政必须维护好群众利益……
《习近平“典”亮新时代》系列微视频制作团队对相关典籍故事进行深入系统梳理,深化认识理解,确保立意准确、解读权威。精选解读的用典中,既可以追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又能在古为今用的创造性转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了运用法治典故析法明理,彰显了法治建设的中国精神和民族品格。
二、成效特色
(一)思想解读立体化。做好重大主题普法宣传,要善于从重要思想、重要论述、重要指示中不断找思路、找启迪、找答案,不断激发创作灵感、增强思想精神内涵,丰富艺术表达和渲染手段,把思想的张力通过艺术、技术表现出来,不断创作出站得住、叫得响、传得开,让人民群众爱不释手、历久弥新的精品力作,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的领袖风采“飞入寻常百姓家”。《习近平“典”亮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篇》VR绘画创意微视频以语言风采阐释了总书记的智慧底蕴,以视觉效果呈现思想厚度,以逻辑线串联信息流,有理有力有据,彰显大国领袖高远的文化格局和博大的胸怀气度,是时政解读类作品一次生动的、有效的尝试和创新。
(二)传统文化巧借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习近平“典”亮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篇》VR绘画创意微视频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在百余秒的空间内从传统文化宝库中探骊得珠,在现代科技和艺术演绎下奇妙融合,打开了一扇根植于艺术创造与中华美学相得益彰的新视窗。该视频角度独特、视觉丰富,多维度、立体化呈现总书记法治思想深刻内涵。视频一经发布,学习强国单平台阅读量达320万,点赞数超20万,大力弘扬了法治精神,传播了普法知识,掀起普法学法新热潮。
三、推广价值
(一)用精品力作打牢普法主阵地。近年来,央视网在深度融合普法宣传上发力,以品牌化引领重大主题普法宣传高地。持续深化“‘典’亮新时代”等品牌,持续策划推出一系列有传播力、引导力的多样态内容产品。策划出品的《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习近平强调依法治网》《习近平: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不负人民·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典”亮新时代|奉法者强则国强》《“典”亮新征程丨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等一大批精品力作,受到了广泛好评,有力有效发挥了主流媒体传播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的重要作用。
(二)用技术赋能打造普法金名片。央视网时政报道品牌矩阵涵盖时政特稿、时政评论、时政微视频三大系列,《人民领袖习近平》《联播+》《中南海月刊》《央视快评》等被誉为时政报道“金名片”。同时,央视网强化技术创新应用,已建成国内最大的智能化时政报道素材数据库“I学习”。在报道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VR手绘、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助力法治推广宣传,提高了普法学习的趣味性,促进公众广泛参与普法教育,真正使法治宣传来到网民身边、走入群众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