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兰州市委网信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深化“八五”网络普法工作,持续组织开展“网络清朗·伴我成长”主题普法宣传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各级各类媒体资源和“网端微屏”矩阵立体化线上普法,同步组织开展线下集中宣传和普法“七进”活动(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军营、进家庭),努力构建网上声量充沛、网下声势宏大的网络普法工作新格局。

一、主要做法

(一)精心谋划组织。把网络普法作为推进法治兰州建设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年初统筹进行谋划安排,年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分别委托中央新闻单位驻甘肃记者联合会和中国甘肃网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双管齐下,切实扩大线下社会和网络空间的宣传覆盖面,力求网络普法社会效益最大化。

(二)提供可靠保障。将线上线下普法活动作为经常性项目,每年预算资金近30万元,专项用于网络普法,为顺利开展普法工作提供可靠的财力支持。组建包括高校教授、专业律师和相关专家在内的专家库和各类普法志愿者队伍,为常态化开展网络普法提供坚强的智库支撑和人力保障。

(三)发挥网络优势。一是预热升温形成声势。整合属地8家新闻网站的资源力量,制作《给孩子和家长的一场特殊“网课”》《一图知晓〈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一批新媒体产品,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布、传播,通过线上预热升温,带动线下活动形成声势。二是专题宣传掀起热潮。结合网络安全宣传周的各项活动,在《央媒看甘肃》网站首页搭建“网络清朗·伴我成长”专栏,发布互联网法律法规相关信息700多篇(条)。集中制作、发布《一图读懂|〈网络安全法〉》等原创视频、H5、图解、长图11部,通过举行在线访谈、开办论坛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宣传,激发了网民上网学法的浓厚兴趣,掀起了网络普法的热潮。三是扩大传播提升效果。注重发挥网信部门的职能优势,组织属地新闻网站、县区融媒体中心和商业网站转载作品信息,利用各自抖音号、快手号、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扩大传播,有效壮大网络普法的声量。

(四)部门联动配合。以“全国法制宣传日”、网络安全宣传周为契机,组织市公安局、移动、电信等十余家相关单位,以各自领域的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开展线下普法宣传活动。各单位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发放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单、小手册和宣传品,吸引群众积极参与。

二、成效特色

兰州市委网信办坚持新媒体传播为主、传统普法方式为辅,项目化运作与行政措施相结合,普法信息的综合阅读量达2800万+。其中,《〈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自2022年9月30日起施行》《一图看懂|“子”作多情》《毁于一“蛋”……成语新解带你揭秘养老诈骗套路》等重点信息阅读量10万+;《〈数据安全法〉你了解多少?》《这些新规与你孩子息息相关丨图解未成年人保护法》《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等阅读量20万+;新浪微博话题阅读量820万+,全网相关新闻报道近500条,大幅提升了网络普法的覆盖面、到达率和群众知晓率。

(一)在传播品质上实现了专业权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在信息采集、内容核实、分析解读等方面的优势,并延伸拓展到新兴媒体,不断提升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着力打造精准、鲜活、吸引用户的网络普法产品,确保了网上网下普法宣传的准确性、权威性。

(二)在传播形式上实现多样化。综合运用图文、视频、微视频、微动漫、H5、长图信息等多种形式,广泛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融合,满足多终端传播和多种体验的需求。

(三)在传播速度上实现了快捷迅速。重点在“微”字上做文章,多生产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信息。运用微视频、同步现场云直播等在传播中抢得先机。同时,在各项宣传活动过程中搭建微博话题,形成即时采集、即时发稿的普法宣传新方式,努力抢占第一落点。

(四)在传播时间上实现了连贯性。普法宣传活动从前期组织策划到全面传播,历时四个多月。在此期间,充分考虑到不同受众在上网时间、阅读习惯、内容喜好等方面的差异,在不同时段发布推送内容、风格迥异的产品,引发了强烈反响。广大网友在各平台纷纷留言,表示此次活动既帮助以青少年为主的人群学习掌握了法律知识,又维护了良好的网络生态,意义重大、作用明显。

三、推广价值

(一)网络普法贵在彰显网信特色。网络普法活动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凸显了互联网特征和网信部门特点,主要表现在针对上网群体,依托互联网平台,运用网言网语,富有成效地开展法治宣传和教育。

(二)网络普法重在因材施教。普法内容涵盖了从《网络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到有关部门、“两高”发布的一系列网络法律法规,完全满足了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针对重点上网群体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更需要这种浅显易懂、生动立体的方式来实现网络普法的目标。

(三)网络普法必须形成工作合力。在普法宣传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积极参与,既分工负责,又协作配合,形成了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全方位做好网络普法工作的良好局面。

(四)网络普法务必实现社会效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的决策部署,面向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广大群众,调动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通过网络普法活动,凝聚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广泛共识,确保实现预期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