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强化网络普法宣传效果,有效提升全民网络法治素养,扎实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营造良好网络法治环境,共建清朗网络空间,依据河北省委网信办《贯彻落实〈网信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的实施方案》,邯郸市委网信办做好“五个结合”大文章,推动网络普法在全市范围内向纵深推进,助力网络普法工作结硕果。
一、主要做法
河北省邯郸市委网信办充分发挥网络普法在推进法治邯郸建设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拓宽网络普法思路,创新宣传手段方式,突出“五个结合”,助力全市网络普法工作开好局、迈好步,提升网络普法宣传工作成效。
(一)“网信部门+相关单位”实现网络普法重点人群广覆盖。以“八五”普法关键之年为契机,坚持统筹协调、系统推进,市委网信办联合市司法局、市法宣领导小组、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团市委等6家单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网络普法优秀作品创作征集线上评选活动,吸引重点中小学校、大中专院校、广大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和广大社区群众参与活动,共征集各类作品近千部,营造网络普法的浓厚氛围。
(二)“线上宣传+线下活动”实现网络普法全社会广泛传播。贴合网络普法主题,凸显互联网方式和邯郸本地特色,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短视频、微电影、H5、漫画等作品征集,向街道社区、厂矿企业、学校机关等广泛延伸。同时,推动网络普法进社区、进学校、进网站、进机关,开展相关活动15次,拓展网络普法阵地3个,实现场景式、互动化传播。引导社会各界关注网上安全、关心网络生态,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绿色和谐、健康向上的清朗网络空间。
(三)“普法宣传+法律服务”实现网络普法飞入寻常百姓家。紧密围绕《网络安全法》,通过设置咨询服务台、发放普法资料、评选文创作品等,解读法律法规、以案释法、介绍预防网络诈骗小常识,以有料有趣的科普方式,引导广大市民知法懂法守法。组织专家、学者、律师等走入社区、走进群众,举办网络普法专场活动5次、线下互动6次、“大手拉小手”活动3次,发放普法资料10000余份,推动网络普法走进普通百姓家庭。
(四)“作品创作+展示传播”实现网络普法全链条深化。通过引导创作喜闻乐见的动画、动漫、歌谣、警示案例等丰富多彩的普法作品,引导创作者牢固树立“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思想观念。属地新闻网站、自媒体平台、网络社会组织等自愿参与普法宣传活动,在显著位置设置网络普法专题专栏10余个,广泛展播普法作品300余部,网络点击率100万人次,增强传播者法律法规意识和依法依规传播的主动性。通过普法宣传,引导创作者、传播者和受众在普法中提升水平,网络普法真正实现全链条普法。
(五)“理论讲解+实践基地”实现网络普法向纵深推进。高标准谋划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创新性把开幕式与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相结合,将网络安全讲座搬上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课堂,其经验做法在多家媒体刊载。联合中国电信邯郸分公司共同打造网络安全主题公园,邀请人民日报社“讽刺与幽默”全国知名漫画家开展主题创作,以生动形象、幽默诙谐的方式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同时组建邯郸市网络法制教育培训基地,让网络普法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实现网络普法向纵深推进。
二、成效特色
(一)高站位,细落地。制定邯郸市网信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按照网络普法工作服务于网民的原则,利用社区服务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等基层阵地,面向群众普及网络法律法规,以案释法,加强典型案件宣传,不断扩大网络普法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广征集,推“爆款”。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市网信普法优秀作品创作征集评选活动”,其经验做法在多家媒体刊载,点击量超10万次,营造了共建清朗网络空间的氛围浓厚。2022年共开展教育培训4次,受训骨干300余人,全民依法上网、依法用网的法治意识得到全面提升。
(三)善创新,出亮点。成功举办2022年网络安全主题展,展览规模大、档次高、形式新颖,以图片形式重点宣传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网络安全法》实施五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重大举措及取得成效。同时,邀请华为、新华三、深信服、安恒等国内知名网络安全厂商,以声光电立体式、形象化地展示演示网络安全技术创新优势和网络安全防护知识技能。
三、推广价值
进一步发挥网络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在网络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营造绿色和谐、健康向上、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一)聚焦服务中心任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谋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中找准定位、发挥作用,制定网络普法方案、细化任务分工、明确责任,营造天朗气清网络法治环境。
(二)聚焦服务网信工作。紧贴网信工作实际,落实上级网络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要求,结合实际,系统谋划网络普法工作,制定全市网信系统“八五”普法、普法“六进”等系列普法活动实施方案,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绿色网络法治气氛。
(三)聚焦服务基层群众和广大网民。坚持网络普法工作服务于民的原则,通过网上网下大力宣传、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以及召开网民座谈会等形式,充分征求基层网民意见,集思广益,为提高网络普法的知名度、影响力、传播力打下广泛的网民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