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信》杂志2023年第1期刊发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庄荣文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党的二十大高举旗帜、守正创新、统揽全局、继往开来,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当前,信息革命时代潮流正加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渗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演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网络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信息化数字化成为驱动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引擎,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大国竞争博弈的重点领域。牢牢把握信息革命历史机遇,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已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和关键基础支撑。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以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始终站在“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全局和战略高度,牢牢把握信息革命时代潮流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大势、信息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网络强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关系,抓住战略机遇期,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时代主动权,以网络强国建设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服务、支撑和保障。

高举思想旗帜,以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网上学习宣传普及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书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的最新理论成果、最大理论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迈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把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网上学习宣传普及作为重中之重,牢牢把握“两个结合”和“六个坚持”的深刻内涵,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让党的创新理论通过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走进群众心坎里,引导广大网民自觉做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要创新开展理论阐释,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打造网上理论传播矩阵,建好“大思政课”云平台,面向不同群体推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理论产品,打造直面热点、深入浅出、群众喜闻乐见的理论节目,切实增强网上理论阐释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生动展现领袖风范,精心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会议、重要活动网上宣传报道,深化“万山磅礴看主峰”系列重点主题策划,创新语态表达和互动引导方式,全面生动展现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担当、人民情怀、领袖风范,引导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增强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要充分彰显实践伟力,紧密结合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及其里程碑意义,大力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的伟大实践、取得的重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办好“巡礼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等网络主题活动,用好网上展馆、数字展厅等载体,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感受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光芒和实践力量。

唱响奋进凯歌,以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主动权凝聚亿万网民磅礴精神力量

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当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67亿,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特征日益显现,互联网作为意识形态斗争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的特点更加凸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并对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迈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站在“过关”“赶考”的政治高度,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主动权,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网络空间落地生根,广泛汇聚起亿万网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要唱响时代最强音,坚持以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为牵引,统筹推进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议题设置,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充分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正能量内容建设,积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建强海外社交平台账号矩阵,做精做亮网络国际传播项目,努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构筑最大同心圆,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提升网络评论和互动引导精准性、实效性,团结引领网络名人积极发挥正面作用,更好把广大网民凝聚在党的周围。加强网络文明培育,坚持用正面声音、主流价值、先进文化引领网络空间,深入实施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网络公益工程,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向线上延伸,大力弘扬向上向善的时代新风。要守牢网上主阵地,健全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快构建更加科学、高效、有序的治网管网格局,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健全网上舆论引导和风险防范机制,及时批驳网上错误思潮,坚决管控清理各类有害信息,有力有效开展跨境舆论斗争,严密防范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进行攻击、渗透、破坏,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

勇立时代潮头,以坚决打赢信息领域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迭代,创新性、渗透性、引领性日益彰显。只有把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赢得未来发展和竞争的主导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强调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迈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始终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信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体系化突破,尽快甩掉“卡脖子”的手,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加强前沿技术布局,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加强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区块链等重点领域技术突破的总体布局,研究制定前沿技术攻关路线图,加快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突破,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信息技术体系。要提升协同攻关能力,充分发挥我国大国大市场优势和全产业链创新应用环境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信息技术创新领域流动,鼓励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资源共用共享和协同研发攻关,建立具备全球领先创新力和竞争力的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要完善创新保障机制,加大对基础学科支持力度,打通信息领域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衔接的绿色通道,改革网信人才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完善创新投入机制和科技金融政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更好释放各类主体创新创造活力。

强化驱动引领,以推进信息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当前,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信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领域,日益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重要变量,世界主要大国均把信息化数字化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方向和竞争博弈的前沿赛道。加快信息化发展,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发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号召。迈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数字化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把信息化建设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整体布局、系统推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要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统筹推进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建设,聚焦重点领域大力推进体系化建设、规模化部署、产业化应用,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和集约利用水平,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要激发数字经济活力,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积极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升级,加快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据共享和开发利用,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数字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打造世界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要提升数字惠民水平,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大力提升教育、医疗、就业服务等重点领域的数字化、便捷化、均等化水平,深入推进新型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培育数字消费新业态,持续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2年7月23日,以“创新驱动新变革 数字引领新格局”为主题的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

筑牢安全屏障,以维护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促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当前,全球范围内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活动时有发生,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发展带来新的安全隐患,个人隐私数据过度采集和泄露问题突出,维护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党的二十大报告设立专章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行深刻阐述,并将强化网络、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作为健全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迈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严格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健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持续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监测预警、风险评估、事件处置等能力。加大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检查力度,加强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型融合领域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要强化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完善数据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风险评估、检测认证等机制,压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强化重要数据安全保护。实施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制度,发挥国家网络安全审查作用,保障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深入整治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行为,切实维护广大网民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要夯实网络安全工作基础,推动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建设,加快创建世界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完善支持网络安全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健全常态化宣传教育体系,办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不断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深化依法治网,以加快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依托。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互联网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交流交往、创新创造提供了全新平台,也成为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并对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法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迈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网管网的能力,全面推动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确保互联网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大力推进网络法律制度建设,加快推动互联网领域重点立法进程,因地制宜出台地方性网络法规和部门规章,适时将管网治网的有效做法、成功经验转化成为制度规范,构建和完善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法律体系。要提升网络执法效能,加快推进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丰富网络执法手段,坚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淫秽色情等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加大网络信息内容执法力度,深入推进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新领域执法,着力营造良好网络法治环境。要创新网络普法形式,深入实施网信系统“八五”普法规划,积极开展“全国网络普法行”等系列活动,大力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加快建设网络法治宣传矩阵,集中打造一批全国网络普法示范点和品牌栏目,统筹开展线上互动与线下活动,不断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坚持胸怀天下,以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是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世界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网络霸权、网络攻击等威胁挑战,面对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突出问题,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高度,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并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等进行深刻阐释。迈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世界各国一道,努力把网络空间建设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要深入开展理念宣介,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始终高举网络主权旗帜,创新打造对外宣介公共产品,不断推动中国治网理念主张成为国际共识,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要深度参与国际治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定支持联合国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中发挥主渠道作用,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用好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平台机制,全方位参与全球数字治理进程,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高水平建设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推动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网络大国地位相称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要深化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积极运筹大国网络关系,围绕数字经济、数据安全、技术创新、文化互鉴等领域,深化同新兴市场国家、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网信务实合作,加强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建设,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击鼓催征开新局,奋楫扬帆勇争先。全国网信系统党员干部要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动力,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以更高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开创网络强国建设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