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主论坛上的主题演讲

(2021年11月25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钟南山

意识形态的宣传有赖于网络媒体,近两年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真正体现了网络媒体的作用,也切入了本次大会的主题——大流量澎湃正能量。整个世界的抗疫防控都有不同的策略,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孰主孰次,怎么保持平衡,这是全球各国都面临的挑战,也是各国制定防控政策的关键。去年1月份,中央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指导思想,制定了一系列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政策,比如说迅速地封闭“震中”,落实至基层的群防群控机制,将防控重点放在上游,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追踪密切接触者;在疫情波及范围内进行全民核酸筛查;这一系列的措施不能靠强迫执行,而要依靠网络媒体的大流量宣传和教育引导,使老百姓自觉参与和执行。

在新冠肺炎疫情获得初步控制后,大规模的疫苗接种是建立群体免疫的基础,我们不强迫老百姓接种,但是通过媒体的正面宣传、科学教育和基层的努力,广大老百姓积极主动地接种。截至11月24日,我国疫苗的全程接种率已达到10.8亿,达到中国人口的76.8%,到今年底接种率如超过80%的话,将为中国群体免疫打下非常好的基础。

西方国家常常宣传注重“人权”,最重要的是拥有个人自由的权力,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下,有不戴口罩的自由、有集会的自由、有不打疫苗的自由,造成了疫情肆虐,反复出现大量的感染者或死亡病例。这几天在欧洲有些国家又出现新的疫情,患病率已经超过同期60%。但是我们知道,在与全球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斗争的领域,我们所讲究的最高的人权是生存权,而且是健康的生存权。我国在“生命至上”的指导思想下,在强大的网络媒体推动下,大多数人自觉地佩戴口罩,自觉限制个人活动范围来减少社区传播,配合核酸筛查和追踪密切接触者。尽管对个体有一些限制,但是我们国家成为世界上新冠患者人数最少的(8.9/10万),只有美国的1/1678的患病率,以及最低的死亡率0.4/10万,是美国的1/606,从去年3、4月开始,一直到现在,争取了近20个月的疫情稳定期,为重启经济、重启健康的活动建立了非常好的基础。这些包含了香港和澳门,做的很出色,这个阶段我深刻地体会,网络媒体的贡献,它们的贡献功不可没,我们需要的是集体的自由、社会的自由、国家的自由,只有这样才会有个人的自由,而不是先想个人的自由。

当然,大流量网络媒体也能推波负能量。我参加WHO世界卫生组织独立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于今年5月份发布的报告中提到“infodemic”(信息疫情)一词,错误信息及虚假信息传播像病毒转播的速度一样快,甚至更快。通过网络,错误或虚假的信息很容易进行大范围传播,造成信息疫情,造成了社会上的动荡。如西方某些国家利用网络舆论霸权,向民众灌输新冠病毒是由我国实验室泄露的,以违反人权为由,要求我国停止封城,因为西方媒体的错误引导,公众对实情不了解或者片面了解,导致当地群众对我国存在敌视情绪,当地华裔甚至亚裔遭受歧视、辱骂和殴打。

网络媒体需要有责任与担当。网络媒体是舆论动向的推动者,宣传正确主张的同时需要注意避免传达错误信息和报道的片面化。如今年11月初商务部印发《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鼓励家庭储备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以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需要,这个提醒是很必要的,但这则通知在网络传播中的不正确解读在群众中引起哗然、恐慌,也出现了大量购买及囤积食品的现象,幸好有关部门及时进行了正确的解读,这是为了应对今年较多的突发自然灾害及疫情的不确定性所作出的建议,及时地制止了市场抢购行为。又如,国家制定从中央到地方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实施的措施,这个措施最早在广东,之后在西北、东北、华东的实践都证明了是有效的、可行的,而且几乎所有地方看起来很凶猛,但是在我们政策的指导下,两周到三周都可以得到控制。但是这种防疫措施到了个别基层出现“层层加码”的做法,进行过度管控,造成群众生活上、工作上、思想上的混乱,不利于政策的落地执行,有责任有担当的媒体需要提出制止,以正乱象。网络媒体不能为了博取眼球,对一些言论断章取义、掐头去尾、肆意扩大不良信息误导群众。

中美元首在11月16日进行历史性的会晤后,两国增加互派记者交流的三项协议,我非常赞成,并相信只有亲自在实地进行考察,才能使报道更具有真实性。

大流量澎湃正能量,我期待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取得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