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杂志社主办,光明网牵头24家主流网站平台承办的“我家的故事——脱贫攻坚奔小康”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近期圆满落幕,本次活动共征集作品超过5.3万部,累计播放量超22亿次。经专家评审和网友投票,最终评选出机构获奖作品和网友获奖作品各20部。“网信中国”带您走进这些优秀作品,共同见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事业的进展和成就,倾听网民身边扶贫脱贫奔小康的鲜活故事。

今天,为您展示网友作品:《最美爱心课堂 筑梦孩子成长》《家乡的故事〈爷爷说的对〉》《我们全村67户296人全部脱贫了》

《最美爱心课堂 筑梦孩子成长》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顾海亮,吉林医药学院辅导员,吉林省委组织部派驻安图县松江镇桃园村驻村工作队队员。自驻村以来,他就践行“一个也不能少”的教育扶贫理念,根据村里实际情况,开办“爱心课堂”,积极探索农村学生课后辅导工作,将爱与知识一同送给村里的娃娃们。

《家乡的故事〈爷爷说的对〉》

常年北漂的安子要写一个以家乡为背景的剧本,因多年没有回到家乡,所以打电话给自己的爷爷描述剧情,查证自己剧本里描述家乡的情况是否属实。其中多处场景被爷爷反驳:家里马上要建高铁了、村村都通公交了、走到哪儿手机都有信号了、原来的泥路土路都变成水泥路了、连安子本来想描写在家干农活的农村妇女也去城里参加年会搞微商了。安子自己描述的家乡跟现在新发展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全村67户296人全部脱贫了》

2017年12月18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务部的王新来到普格县螺髻山镇德育村担任第一书记,自那时起踏上扶贫之路,已两年时间。为了发展德育村特色文创产业,王新前往甘孜州得荣县取经,甘孜州植物标本装饰画项目的发展给了王新可借鉴的经验。想好了产业发展的方向,怎么说服村民参与产业项目又成了他下一步的难题。起初,村民们根本不相信手工制作的植物标本画也能挣钱。为了鼓动村民们参与项目,王新每天带着扶贫队队员挨家挨户地发动大家。目前,德育村已开发制作包括植物标本装饰画、彝绣产品、民族风特色台历等近20余种产品。2019年12月,全村67户贫困户共296人已经全部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