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主权:理论与实践》成果文件清晰界定、系统阐述了信息时代网络主权的概念、基本原则与实践进程,明确提出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自然延伸。
黄志雄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网络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国际法研究所教授
正如国家主权原则是现代国际秩序和国际法的基石,网络主权原则也将是网络空间国际秩序和国际法的基石。“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尊重网络主权原则,本质上是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这正是各国在网络空间“兼相爱”的重要体现。
网络主权原则也是中国关于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和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的核心主张。成果文件试图对网络主权的概念、基本原则和实践进程进行梳理总结,回应国际上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网络主权观存在的误解甚至曲解,推动国际社会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就这一问题达成更多共识。在这方面,成果文件不失为一个积极、有益的尝试。
郎平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互联网诞生50年来,网络空间逐渐与现实空间紧密融合,主权国家在网络空间的互动日益增多,涉及经济、社会、政治、军事等各个领域。那么,应如何规范主权国家在网络空间的互动并构建良好的网络空间国际秩序?成果文件明确指出,《联合国宪章》确立的主权平等原则和精神同样适用于网络空间,同时承认各国在实践中对网络主权的行使理念和做法仍存在不同认识。
主权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历史的概念,国家主权的含义随着人类经历的发展阶段不同而不断变化演进。进入信息时代,网络空间的虚拟属性使得传统的属地管辖划界方式在网络空间不能完全适用,而各国由于不同的核心利益关切,对网络主权的行使也有较大差异。面对上述形势,成果文件清晰地阐述了网络主权的内涵、行使的基本原则,并对其实践提出了中国方案——秉持网络主权理念,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积极实践,以人类共同福祉为根本,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李艳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网络安全所副所长
成果文件不仅是一份智库合作研究的书面成果,还承载着三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这是一份回应国际关切的文件。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主权这个概念以来,它就一直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概念?提出这个概念的意图是什么?这个概念对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发展方向会产生什么影响?文件正是尝试对这些问题作出阐释。其次,这是一份贡献中国智慧的文件。这份文件由三家国内知名智库共同完成,在调研与咨询过程中囊括了政策研究与法学界多位专家。学者们秉承开放、透明、平衡的态度,力争将最大的共识完整呈现。最后,这是一份发出邀请的文件。文件明确表示,主权的概念在不断演进,网络主权的理论与实践亦需要国际社会各方共同探索。这也是对建设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呼应,网络空间的事需要大家责任共担,网络主权的理论丰富和实践推进需要各方共同参与。
沈逸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网络主权是网络空间治理的核心概念。成果文件是中国的高校、智库和研究机构首次系统完整地阐述对网络主权理论与实践的总体认识。成果文件较为系统和全面地遵循了国际法中国家主权理论的相关论述,并结合中国的实践和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定的引申和阐述。在全球网络空间发展处于相对低速的平台时期,成果文件为丰富网络主权理论体系,推进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良性变革,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白皓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后
成果文件清晰界定并系统阐述了信息时代网络主权的概念、基本原则与实践进程,为网络空间国际法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主权原则是国际法的支柱,认识主权国家在互联网治理中的地位和角色,正视主权国家在互联网多边治理和多方治理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实现网络空间国际法之治的重要前提。这正是该成果文件的使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