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暂停的工农业生产陆续重启。在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疫情的同时,全国上下坚持脱贫攻坚不放松,从政府到企业,从就业“牵线搭桥”到创造更多“饭碗”,各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积极推动扶贫产业复工复产,帮助贫困劳动力“有活干,有钱赚”,确保困难群众稳定增收,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增添活力、注入动力。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一个扶贫车间,工人在生产防护服。
“又闻机杼声”扶贫车间动起来
复工现场——江西高安:“以前春节一过就上班了,今年受疫情影响,春节假期有点长,但现在有活干,心里就踏实了。我们对抗击疫情有信心,对脱贫致富更有信心。”日前,在江西省高安市就业扶贫示范点,正在焊接电路板的贫困劳动力王香莲高兴地说。和她一样,40余名工人经过体温检测、喷雾消毒等措施后,进入扶贫车间上岗工作。
措施保障:为推动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高安市派出工作组,全方位帮助指导各乡镇帮扶车间复工复产,督促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做好防疫工作。同时为复工复产的车间来料及产品运输提供最大限度的方便,宣传扶贫车间复工奖补政策,积极落实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就业扶贫相关政策,帮助扶贫车间及时申请带动就业奖补、稳岗补贴等各项补助。目前,该市36个扶贫车间已经全面复工,吸纳了45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近就业。
2月22日,在河南省夏邑县一家生产打火机的扶贫车间,来自会亭镇张楼村的贫困户何进良在操作打火机充气设备。
复工现场——广西巴马:“这个菌可以摘收了,那棚黑木耳今天下午要淋水,大家在做工的时候一定要戴口罩,人与人之间距离保持两米以上。”2月20日,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凤凰乡食用菌基地扶贫车间里,基地师傅黄晖边忙着指导贫困户护理食用菌,同时交代大家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措施保障:巴马县在引导广大贫困户做好疫情防护的同时,通过定人定点电话跟踪、微信视频、实地指导等方式,科学组织扶贫车间、产业基地复工复产优选解决贫困群众就业,确保贫困群众“宅家不裁收入”。目前,全县12家“扶贫车间”、10个乡镇51个种养产业基地分类分批规范复工复产,帮助约2500名贫困户错峰就业增加收入。同时,动员在家及因疫情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在家发展生态扶贫产业,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给予栏舍建设补助,激发贫困户发展动力。
复工现场——贵州毕节:在毕节市黔西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锦绣社区的“扶贫车间”里,每天都有二十多名工人正在加紧生产服装。为了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早日上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从2月24号开始,这个扶贫车间就已经复工复产了。
措施保障: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锦绣街道有序组织辖区的企业复工复产,帮助群众就近就业,同时精准摸排返乡过节的劳动力,有针对性的组织劳务输出,尽可能减少疫情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造成的损失。从2月20日起,黔西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锦绣街道锦绣社区和文峰街道惠风花园小区的“扶贫车间”已正式复工复产,务工群众正按照客户需求保质保量生产。
2月22日,在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毛演堡乡路堡村,工人在扶贫产业园内加工蘑菇。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又见春耕忙”田间地头热起来
复工现场——山西陵川:在陵川县红四方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杨培正带领员工开展施肥、松土等春耕作业,田间地头一派人勤春早的景象。
措施保障:“复工前,整个园区已用无人机做了3次航空喷洒消毒,工人来园区上工,都要做人工消毒,统一佩戴口罩。”杨培说。陵川县印发了《关于确保“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紧急通知》,及时解决疫情防控中农业生产运输受阻问题,畅通绿色通道,确保农资运输畅通。同时,积极推广“不见面”指导服务,根据农作物种植季节和茬口安排,通过手机APP等网络平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指导、春种春管、农机作业等服务,确保农业不误农时,有序生产。
复工现场——湖南邵阳:3月8日,在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田江街道田江村果园扶贫基地,数名带着口罩的贫困村民正在栽种沃柑苗。“疫情缓和了,生产得抓紧赶上来,戴上口罩加油干。”贫困户何益民边栽苗边说。
措施保障:据了解,北塔区贫困户主要从事蔬菜、水果种植等产业。为快速、有序恢复耕作,2月14日开始,北塔区优先对全区18个扶贫产业基地的复工复产开展帮扶,结合春耕工作,积极帮助贫困户恢复生产。该区以驻村工作队、村级劳务经纪人为主要力量,对贫困户务工情况进行摸底登记,引导贫困户务工。为确保农资平价供应,该区对15家农资门店实行常态化监管,还建立了联络员制度,每天检查企业防疫和生产情况。未解决因疫情期间农户蔬菜滞销问题,北塔区党员干部联合扶贫工作队主动与辖区超市、农贸市场、小区联系,当起了“销售员”。
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镇农户在产业扶贫基地采摘凤梨。陈钟鹏 摄(中经视觉)
复工现场——宁夏中宁:2月25日,宁夏中宁县舟塔乡田滩村村民汪建国和老伴儿正在自家枸杞园里修剪枸杞树,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少东上门指导。
措施保障:在中宁县,除农户外,80多家枸杞企业和合作社的枸杞树修剪工人有6000人左右,他们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枸杞果苗的健康生长。自枸杞进入修剪季节后,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每天到各个枸杞种植区巡视,督导检查企业、合作社以及种植户的工作计划、疫情防控等情况,并进行种植技术指导,为枸杞产业健康发展严格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