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文化传播呈现出的移动化、生活化、视频化趋势为短视频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短视频平台也肩负着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而“正能量”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当下的重要信息传播方式,短视频更要讲好故事,让青少年“感知”正能量。

  短视频里的“好故事”,要善于以小见大、以事寓理、以情感人,讲求“小切口、正能量、大情怀”,即从平凡人背后不平凡的小故事入手,找到精神的共通点、思想的共享点、情感的共鸣点,以“小切口”反映大背景、大主题、大时代,生产出有情感、有温度、有力量的“好故事”,让受众自觉创造和消费内容,从而保证正能量的到达率、覆盖率。

  讲“好”故事,要尊重客观事实,不可“断章取义”。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讲“好”故事,就要讲真实的故事,短视频新闻讲究创新和技巧,但必须坚持求真求实,不能言过其实甚至弄虚作假,杜绝片面、刻意剪辑。如2017年年底热传的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在贵州丹寨县扶贫的谈话视频,媒体剪辑“断章取义”“歪曲事实”,违背了新闻客观性,把本该讲“好”的故事讲“坏”了。讲“好”故事,要注意价值观的表达和传递。导向是短视频的灵魂。然而从未婚少女妈妈互相比拼低龄,到为求点击量偷拆车标;从侵犯用户隐私,到虚假广告曝光;从盲目模仿热门动作致幼童受伤,到涉黄内容触线违规……越来越多的低俗违规内容充斥网络,挤占手机方寸屏幕,带给青少年错误的价值观指导,不利于其健康成长。讲“好”故事,要始终立足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有价值的内容,积极传播正能量,为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讲“好”故事,要根植于生活。好的短视频离不开泥土味。只有根植于生活,真正做到接地气,才能将割舍不断的血缘亲情、家乡邻里的风土人情,社会的日新月异、时代的波澜壮阔、世界的风云际会等讲述得深入人心。比如未来网推出的《夫妻被困洪水中对消防员大声哭喊:太危险 你们不要来了!》,通过一对普通夫妇的故事将消防战士的勇敢、军民的鱼水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青少年既是新闻短视频的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当下青少年中移动化、碎片化、视频化、社交化、个性化阅读趋向进一步加深,新闻短视频之所以能够吸引年轻群体,也正因其迎合了青少年的新媒体消费习惯,满足了青少年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需求。

  肩负优秀文化传播重要使命的短视频平台,应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筑起弘扬正能量的网络青春长城。一要不断创新理念,推陈出新,使用新手段、新方法,打造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正能量精品力作,引领青少年、感染青少年、教育青少年;二要跟得上时代潮流,解析青少年上网习惯,引导青少年使用习惯,满足受众个性化、多样化信息需求,让青少年爱听爱看,吸引青少年;三要加强主体自律,调动平台力量,整合平台资源,强化内容审核,保障平台健康运行;四要运用移动发展新技术,加大正能量内容供给,实现主动引导,构筑守护青少年安全健康上网的强大防线,以看得见的正能量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让青少年成长得更好!(万兴亚:未来网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