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金融日”活动在成都举行。供图/成都网信办
“不要点击短信中的链接,不要扫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不要随意加入各类投资群,这类群里很可能除了你之外,其他人都是骗子。”9月21日,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金融日”当天,湖北省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广泛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金融日”活动,各机构网点纷纷举办“金融网络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金融网络安全知识大讲堂”等多种形式的专题宣传活动。
在武汉,中国银行黄陂支行专门抽调骨干力量成立宣传小分队,以网点机构为圆心、周围两公里范围为宣传半径,深入社区、机关、园区、学校等场所,通过发放宣传折页、金融网络诈骗案例剖析、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重点传授电信诈骗、二维码诈骗、移动支付诈骗、网购诈骗等网络安全识别与防范攻略。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金融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也使金融服务更加便捷,但随之而来的则是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更加突出,金融网络安全也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
“金融日”当天,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组织南京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增强支付环境安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开展了系列公益宣讲活动。宣传周期间,市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社区举办讲座29场、进学校宣传9场、开展广场宣传22场,利用营业网点开展现场咨询1229次,向消费者累计发放宣传手册和宣传折页9.6万份,辐射社会公众约65万人次;与此同时,各银行“两微一端”也积极开展线上宣传,分享和转载宣传资料累计7.5万次,通过宣传金融网络安全知识,增强金融消费者网络安全意识。
江西省则积极开展“金融 知 识 进 万家” 宣 传 活 动,多 家 金 融 机 构 工作人员走进社区、乡村、高校、广场,为市民和高校学子宣讲金融网络安全知识。而高校学子作为电子商务的主体消费者之一,也成为不法分子的“首选”。为提高学生们的防范意识,江西省多家金融机构走进校园,以大学生关心的“校园贷”风险、银行助学贷、信用卡、理财知识等为主要内容,采用讲座、沙龙、知识竞赛、编排情景剧等互动的宣传方式,生动形象地给广大学生宣讲校园“毒贷款”存在的危害,告知学生们如何防范校园的“毒贷款”,提醒学生们要了解掌握相关的金融知识,远离不良校园贷款,增强防范意识。
宣传周期间,人民银行各地分支机构组织辖内金融机构开展网络安全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农村等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向全社会宣传普及金融网络安全知识,传授网络安全防范技能,增强普通民众安全使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能力和信心,真正使“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理念深入人心。(记者 潘树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