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昌祥

  “如果没有安全保障,我们的网络空间、智能设备、数字经济、数字城市,一切都无从谈起。”在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数次提及安全保障问题。在他看来,确保网络安全是我国构筑网络强国的基础。

  “防火墙、病毒查杀、入侵检测的传统老三样已经过时了,找漏洞、打补丁的传统思路不利于整体安全,要采用科学办法构建主动免疫的计算架构。”沈昌祥认为,被动的防御是在没有搞清实质情况下的表面措施,而主动免疫架构应当以密码为基因,实现身份识别、状态度量、保密存储等功能。他表示,及时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从而破坏与排斥进入机体的有害物质,相当于为网络信息系统培育了免疫能力。在沈昌祥看来,这样的防御机制如同人的免疫系统, “网络空间免疫系统跟人的免疫系统是一样的。比如人患肝癌了,开刀换个肝,但是免疫系统不干,有排异。网络空间也要跟人体免疫系统一样,以密码为基因,排斥有害物质,这样整个网络才能健康发展。”

  “我们要做到高效处理、不打补丁、不改代码,以发展高可信网络为中心,开发网络安全技术及相关产品,建立网络安全技术保障体系。”沈昌祥说。

  现在我国网络安全遇到的威胁大,网络空间比较脆弱。对此,沈昌祥表示,要构筑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计算科学少攻防理念,体系结构缺防护部件,计算模式无安全服务。网络安全系统设计必定会存在逻辑组合,必定会存在逻辑不全的缺陷,攻击者就会利用这个漏洞进行恶意攻击。因此,要有铜墙铁壁、刀枪不入的防御体系,要确保未完成计算任务的逻辑组合不被篡改和破坏,从而实现正确的计算。”

  本届网络安全博览会系首次在成都举行,对于未来成都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沈昌祥认为,成都是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化、信息化基础上的新兴产业的开拓者、引领者,这里企业多、研究者多,大学也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促进网络安全产业化。“希望成都的网络空间安全,无论是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法律制定都更上一层楼,起到表率作用。”沈昌祥说。(记者 熊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