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图片新闻:金秋十月,位于“黄金水稻带”的吉林省喜迎丰收,全省1200多万亩水稻陆续开镰。记者在吉林省水稻主产区走访发现,连年丰收的喜人图景背后,蕴藏着许多引人瞩目的“时代之变”。

  1.个税新政多重利好获百姓盛赞

  “十一”假期过完回来上班后,不少拿到工资条的员工发现自己工资“涨”了。“记得看10月份工资条”更是成为微博热搜话题。自2018年10月1日起,新个人所得税法过渡期政策开始实施,纳税人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新的税率表。不少网民感慨,起征点的提高让他们已经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不少专家建议,企业要把改革政策和减税实惠及时送到广大员工手中,激发大家的干劲,为企业新一轮发展积蓄内在动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五险一金将建立黑名单制度

  日前,人社部、住建部分别起草《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暂行办法(网上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第5条规定,6种情形拟列入社保“黑名单”,受到联合惩戒,坐高铁、乘飞机、考公务员可能受到限制。网民认为,黑名单制度实施后,违法者不仅要缴纳罚款,还将付出信用代价,个人坐高铁坐飞机会受到限制,企业在招投标、税收优惠等很多方面都会受影响,这种代价其实比直接罚款更具有震慑力。

  3.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

  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威廉·诺德豪斯和保罗·罗默,以表彰他们在可持续经济增长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戈兰·汉松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揭晓上述奖项归属。他说,今年经济学奖两名得主设计出一些方法来解决当前最基本和紧迫的问题,即如何实现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媒体指出,纵观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颁发,主要涉及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经济分析方法三大领域。获奖的经济学理论听上去高深莫测,实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包括锚定效应、博弈论和心理账户三大理论。网友评论,威廉·诺德豪斯和保罗·罗默的研究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前沿的理论和突出贡献,获得奖项实至名归。

  4. 微信发布《2018年国庆长假微信数据报告》

  10月8日,微信发布《2018年国庆长假微信数据报告》,关注国庆期间中国人的“宅”与行。从9月30日到10月6日,全国共有2100万微信用户选择假期“宅”,他们的微信运动步数不满百步,其中,56%的用户为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日运动量不足100步,1200万80后和90后荣称“百步青年”。数据显示,“宅”人最多的广东省和江苏省,正是国庆期间外卖类支付最多的省份。舆论认为,我们应当尊重“宅男宅女”的权利,同时也要重视他们的“社交障碍”问题。也有人认为这是好事,“懒”这一人类的天性加速了商业社会发展的进程。

  5. 罚孩子捡废品“还债”获赞无数

  国庆假期,不少家长都会带孩子外出游玩增长见识,但重庆永川的9岁男孩航航因为偷拿奶奶的2000元钱打游戏而被父母罚捡废品“还债”,此举引发网民盛赞。网民认为,航航父母的这一做法之所以获赞无数,主要原因有三:其一,对孩子来说,这种惩罚具有警示意义。其二,对家长来说,这种惩罚具有示范意义;其三,对社会来说,这种惩罚具有引导意义;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如果每个家长都像航航父母那样对孩子不溺爱、不骄纵,孩子就不会成为“熊孩子”。

  6. 红领巾印广告引发舆论热议

  9月28日,一则消息在网上热传,山东菏泽市开发区丹阳路小学向小学生们发放的红领巾上印有万达广场的开业广告,红领巾上写着“菏泽万达广场11月16日盛大开业”,学生帽上也印有该广告。对此,当地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时发放的,学校发现后很快收回。此事一经曝光,引起广泛热议。网友认为,广告无处不在,可谁也没想到,有一天它会出现在小学生的红领巾上。由于佩戴者都是少年队员,红领巾对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来说意义非凡,很多小学生都以能入中国少年先锋队为荣。如此做法,实在荒唐 。

  2月26日,杭州,中国美院艺术招生考试。供图/CFP

  7.整治收视率造假需打组合拳

  近日,导演、编剧郭靖宇在网上发文称,自己的剧作延播,继而被某卫视总监要求购买收视率。针对收视率问题的舆情和反映,国家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已采取相关措施,并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查,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必将严肃处理。网民“陆敬平”说,对国家广电总局闻风而动,出重拳整治收视率造假之风,扶持影视业健康发展,打造影视强国强烈赞同和支持。媒体评论称,从当前的技术条件看,收视率造假问题并非不可解决。严格落实对数据统计机构的监管,引入多方面的评价机制,才能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引导电视剧行业良性发展。

  8.大学生抄袭得零分引发热议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某副教授用文言文给22个学生发“0分通报”后火了。“凡今抄袭者,一经查实,不问考勤,皆黜落。”而他“黜落”的方式是,给22位期末作品涉嫌抄袭的学生直接打了0分。消息一出,引发舆论热议。媒体评论,大学生期末作品涉嫌抄袭,既是一种作弊行为,也是一种学术不端之举,老师打0分,并发“0分通报”,维护了高等教育的公平,彰显了学术精神,值得称道和推广。网民也对此点赞,老师严格要求学生,严肃对待抄袭问题,最终维护了教学质量,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舆情事件选取时间为2018年9月16日至2018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