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仆之路》短视频截图
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短视频新闻《公仆之路》在5分26秒内完成48年的时空漫游,再现党和国家领导人从黄土地到中南海,初心不变、始终如一、为民服务的公仆历程。为何一个时政题材的短视频,能取得2.5亿播放量的刷屏效果?秘诀在于坚持守正出奇、创新制胜。细言之,可以用三个“一”来概括。
“一以贯之”的主题表达。本片的主题是“公仆”,什么是公仆?公仆是“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公仆是“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公仆是“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203次提到“人民”; 在《公仆之路》中,习近平总书记以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为这个词做了最佳注解。
全片高度聚焦主题,用习近平总书记原音进行平实叙述,犹如一位平易近人的朋友娓娓道来,让人自然进入其中,结合历史性的画面,使报道更加真实可感。既没有拖泥带水,也没有叠床架屋,完整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从1969年初插队梁家河到2017年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公仆历程。一个成功的微视频,一定是把主题当作灵魂,聚而不散、凝而不偏的。
“一脉相承”的深刻内涵。从政者,何以为官?这是每一个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应该时刻思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提醒全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在多年的从政历程中一脉相承、身体力行。
《公仆之路》围绕着这份初心,精心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自述体”娓娓道来。在梁家河,网友能听到他讲述自己的信念初心和所知所获;在正定,能听到他“郡县治、天下安,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坦荡为官”的谆谆教诲;在福建这片当时开发开放的前沿热土,他说“爱拼才会赢”;在浙江,他超前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生态观;在上海,他督促其要勇做“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到了中央,更是始终强调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告诫全体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公仆之路》展示了一位时代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格和行动,为广大党员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更为所有官员作了表率,高度契合了当前的社会情绪,从而引发普遍情感共鸣。“一镜到底”的创新表达。在表现手法上,《公仆之路》充满时尚风格,它精选典型场景、图像、声音,综合运用一镜到底、三维投射等多种技术手段,在短短几分钟内完成了48年的时空漫游,集中凝练地展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永远做人民公仆”的政治品格。
可以说, “一镜到底”是这个主题的最好选择:一方面,通过连贯的画面和叙事,让受众产生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增添了观赏性和可看性;另一方面,通过巧妙的场景转换和变化,清晰地呈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轨迹,传递了习近平总书记朴实、纯洁、高尚的价值追求。通过声光电手段和数字化形象,让传统视频增添了美感与动感。摆脱单向度、单一化的传播格调,寓传播于“新”,受众在深受触动的同时,自然萌发在移动端分享的冲动,产生裂变式的二次传播效果,让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形象更可触可及,更有生命力、影响力。(兰军:央视网微视频工作室副总监;赵炜煜:央视网微视频工作室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