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8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这一重要讲话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发展方向。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当前,各地积极落实中央精神,立足实际需求、整合优势资源、深挖“融合”本质,在采编流程再造、创新技术支撑、强化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打通基层宣传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奠定了坚实基础。
整合资源 多端共享 重构采编发流程
县级媒体融合的关键是通过资源的打包整合重塑内容生产和传播流程,从而促进各类资源互联互通,在横向上破除媒体机构壁垒,纵向上进行开放式、扁平化管理,使各项要素能够紧密联系、协同运作,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传播效果。
河北省辛集市融媒体中心将原有报、台、网等7个媒体平台统一整合成为“六部一办”。完善内容共享机制,建立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历史资料、成品稿件等在内的六大多媒体数据库,统筹管理全市新闻采编刊播发工作,实现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资源共享;强化平台统筹能力,实行报道部署、主题策划、采访组织、稿件编发“四统一”,所有新闻产品全部进入融媒体公用平台,各出口自主选取,二次加工,按需发布,“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天滚动”的采编模式正不断升级完善。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融媒体中心在重构采编发流程工作中也有所成效。通过“中央厨房”的统筹调度,前方记者用手机连线便可将现场采访、直播素材进行实时传送;后方进行文、图、视频编辑发布,实现了快速出品、快速审核、快速发布,提升了报道的时效性。此外,大数据技术对新闻发布和用户反馈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帮助采编人员根据舆情热点和受众期待开展信息服务,有效满足受众需求。
巧借外力 创新思路 技术赋能立体传播
县级媒体是基层媒体,相对来说规模较小、传播面窄、技术较弱、资源不足,在转型融合的背景下,要善于利用“外脑”,借势、借力、借平台,利用先进技术,建设完善集合线索汇聚、选题策划、协同采编、渠道分发、评估评价等功能的融媒体采编平台,为媒体融合工作提供先进的技术和平台支撑。
今年6月揭牌成立的北京市延庆区融媒体中心,被视为国内首家“广电+报业”模式的“中央厨房”。该中心依托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先进技术,打造了延庆融媒体指挥调度平台,实现策、采、编、发全部在线完成,平台同时可以对全网信息进行实时抓取,形成热词为选题策划提供精准指导。此外,引入航拍、H5、动画等多种技术,丰富报道手段,大大提升新闻采编效率,使新闻传播效果最大化。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融媒体中心深度整合信息传播技术,充分运用移动直播、无人机采集、全景拍摄等技术,实现内容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多媒体化展示,不断丰富新媒体传播样态。同时,强化传统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力量,组建软件研发团队,开发新的融媒体传播平台和移动终端,并自主研发融媒眼智慧系统。
服务群众 提升效益 打造多功能聚合平台
随着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和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及时整合基层政务资源、社会资源,增强公共服务及其他方面的功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提升基层群众对其的使用率,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的融媒体工作坚持以系统化思维推进“媒体+政务”融合,丰富终端的服务内容及互动方式,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效能。“联动娄城”APP是太仓市综合治理大联动项目的主要产品,不仅具备政策资讯信息发布的功能,还为用户提供了多个便民服务入口,以“联动娄城”APP为母平台建立的新媒体发布管理平台,将更多政务信息发布平台接入“联动娄城”APP,打造移动政务服务的聚合终端。
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在推动媒体融合工作中提出了“新闻+政务+应用服务”的融媒体建设思路,重点打造“一中心四系统+爱玉门APP”为架构的融合媒体共享平台。爱玉门APP设置新闻资讯、直播、政务在线、看玉门、招商引资、交管服务等板块,将新闻、政务预约办理、党政信息、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进行分类整合,在不同板块即时推送;同时延伸服务功能,增加餐饮娱乐、招聘就业、互动交流、便民服务等板块,使其具备丰富多元的功能。(来源: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光明日报、江苏日报、浙江日报 中国网信网 郭子涵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