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并发表题为《顺应时代潮流 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 图/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习近平主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

坚持创新引领

把握发展机遇

时代大潮奔腾不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金砖国家要把握历史大势,深化战略伙伴关系,

巩固经贸财金、政治安全、人文交流“三轮驱动”合作架构,

让第二个“金色十年”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7月25日至2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习近平主席应邀出席。约翰内斯堡会晤恰逢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10周年,今年是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开局之年,受到广泛关注。

  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领导人小范围会议、大范围会议,纪念领导人会晤10周年非正式会议,金砖国家同非洲国家领导人对话会, “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习近平主席出席一系列重要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加快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坚持创新引领,把握发展机遇”“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等主张,为金砖五国乃至世界应对经济转型新挑战、抢抓创新发展新机遇、挖掘经济增长新动力提供了中国智慧。

  全球合作典范,展望第二个“金色十年”

  “2017年9月,在各方大力支持下,中国成功主办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五国领导人一致决定深化战略伙伴关系,巩固经贸财金、政治安全、人文交流‘三轮驱动’合作架构,确立‘金砖+’合作理念,共同开创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

  “金砖机制的诞生和发展,是世界经济变迁和国际格局演变的产物。在第一个10年里,金砖合作乘势而起,亮点纷呈。五国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金砖精神,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入,深化了团结互信,增进了五国人民福祉,拉紧了利益和情感纽带,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并重回增长之路作出了突出贡献。”

  ……

  7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发表题为《顺应时代潮流 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回顾金砖合作第一个十年的辉煌成就,展望第二个“金色十年”,为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确定了基调,勾勒出重点。

  金砖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5个国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在全球动荡和经济不稳定中产生,并作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发挥了推动全球稳定、均衡、良性发展的特殊作用。2017年,金砖五国经济体量占全球经济总量超过23%,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走过“黄金十年”的金砖机制,已不是一个由英文首字母拼写而成的简单畅想。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表示,过去十年,金砖合作一步一个脚印,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程度不断深化,成果丰硕,影响俱增。金砖合作始终坚持“互尊互谅、平等相待、团结互助、开放包容、互惠互利”的金砖精神,构筑起全方位、多层次合作架构,如领导人会晤,外长、财金、经贸等相关部长会议等,创造了一批契合五国发展战略、符合各国人民利益的合作项目。尤其是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的建立,为可持续发展搭起融资平台,为构建金融安全网作出有益探索。

  《人民日报》7月27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走过十年的金砖合作,不仅增进了五国人民福祉,也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并重回增长之路作出了突出贡献。金砖合作的实践充分证明,这一创造性的合作机制,超越了政治和军事结盟的老套路,建立了结伴不结盟的新关系;超越了以意识形态划线的老思维,走出了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新道路;超越了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老观念,实践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新理念。

  “我听说,约翰内斯堡在恩古尼语中被称为‘黄金之城’。在‘黄金之城’勾画‘金色十年’蓝图美景,再恰当不过了!”习近平主席的话揭示了世界期待金砖合作从约翰内斯堡再出发,在下一个“金色十年”里实现新的飞跃。

  7月26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主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巴西总统特梅尔、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出席。这是五国领导人合影。 图/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新旧动能转换,带来千载难逢发展机遇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这个世界既充满机遇,也存在挑战。我们要在国际格局演变的历史进程中运筹金砖合作,在世界发展和金砖国家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谋求自身发展,在‘金色十年’里实现新的飞跃。”

  未来10年将面临什么样的重大变化?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对未来10年的世界走向作了深邃思考和精准判断:未来10年,将是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10年。习近平主席说,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积聚力量,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给全球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要抓住这个重大机遇,推动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南非在天文学、通信等领域有着国际领先的技术,中国在大数据、航空航天等领域优势明显……金砖国家正在发奋图强,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科技带来的后发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自身发展。

  如何在“金色十年”里实现新的飞跃?习近平主席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着眼金砖合作未来,明确提出了“坚持创新引领,把握发展机遇”的主张。他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中,除旧布新必然导致产业变革,这个过程是艰难痛苦的。成功跨越蜕变,各国将得到发展新生机、新活力,给人民带来更好生活、更多福祉。在新科技带来的新机遇面前,每个国家都有平等发展权利。 “潮流来了,跟不上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我们能够做的和应该做的就是要抢抓机遇,加大创新投入,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习近平主席说。

  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强调,经济合作是金砖合作最重要、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今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金砖经济合作迈出新步伐。我们将共同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促进创新和工业化合作,联手加快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

  而建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是今后十年金砖国家在工业和科技领域展开务实合作的大方向,也是打造第二个“黄金十年”的先决条件之一。

  提升金砖竞争力,启动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

  “这次会晤的主题是‘金砖国家在非洲: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共谋包容增长和共同繁荣’,很有现实意义。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到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再到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一次次颠覆性的科技革新,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和生活水平的大跃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

  7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约翰内斯堡会晤大范围会议上发表题为《让美好愿景变为现实》的重要讲话,揭示新工业革命突出特点,就金砖合作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为金砖国家在世界格局调整中发挥更大作用指明方向。

  习近平主席指出,如今,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层出不穷。各国利益和命运紧密相连,深度交融。同时,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尚未完成,南北失衡等深层次、结构性问题还未消除。地缘政治冲突此起彼伏,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愈演愈烈,直接影响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外部环境。

  由于历史原因,金砖国家工业化根基浅,在相当长时期里,处于被动和边缘化地位。正在兴起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逐渐催生出新的发展动能,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智能制造”“互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将成为跨越式发展的桥梁。抓住这个机遇,就可能实现“弯道超车”,而错失这个机遇,南北鸿沟、发展失衡将进一步扩大。

  “时代大潮奔腾不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金砖国家要把握历史大势,深化战略伙伴关系,巩固‘三轮驱动’合作架构,让第二个‘金色十年’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从发展全局着眼,阐述金砖国家创新合作的路径与目标:我们要坚持创新引领,通过建设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实现发展战略深度对接,在相互砥砺中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下阶段,中方将实施10期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邀请五国专家共同规划新工业革命合作蓝图,提升金砖国家及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竞争力。

  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莱斯利·马斯多普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为下一步金砖国家开展合作,特别是新旧动能转换方面的合作规划了路径。南非茨瓦尼科技大学创新经济研究所主任拉塞加·马哈拉吉说,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将有助于加强金砖国家间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物联网等领域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挖掘金砖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通过技术转移转化、产学研互动等方式,加强创新创业合作。

  7月26日,金砖国家一致通过《金砖国家领导人约翰内斯堡宣言》,决定启动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深化在经贸金融、政治安全、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

    “攀上一座高山后,你会发现,还有更多的高山等着你去攀登。”“金砖的未来掌握在五国人民自己手中。”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只要金砖国家携手同心,就能不断攀越险峰峭壁,登顶新的高峰、到达新的高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