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北京时间首创云记者和云媒体理念,以移动互联网理念和方式重构了新闻生产传播全链条。
智能媒体时代,人们看新闻的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大量个性化新闻推荐App的诞生,让新闻的呈现方式从“千人一面”变为“千人千面”。这类App通过大数据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利用算法技术,将受众感兴趣的内容推送给用户。北京时间便是这类App中的典型代表。那么,北京时间“千人千面”是如何实现的?
北京时间首创云记者和云媒体理念,以移动互联网理念和方式重构了新闻生产传播全链条。北京时间的算法推荐机制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内容标记分类、用户画像分析以及算法智能分发。内容标记分类是指我们所有的稿件和内容源,首先要经过稿件生产系统的预处理,包含对敏感词和违规内容的不良信息进行过滤,使用语义分析系统对内容进行标记分类,标签分得越细,内容标记越精确。在有了被标记的稿件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用户画像分析。在对用户有了一个大致的画像分析之后,智能分发算法就可以开始工作了。基于用户的画像,我们优先推送其最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基于大数据分析,尝试给这个用户推荐部分资讯,然后根据他的浏览点击行为进一步丰满他的画像信息。在不断地智能分发与完善用户画像的过程中,每个用户的兴趣点和关注领域就会被逐渐发掘出来,让我们的算法去读懂用户。
为预防算法风险,北京时间从算法推荐机制的三个环节入手规避。在内容标记分类上,我们采用机器过滤加人工复审的双审流程,尽量杜绝低俗内容流入稿件库;在对用户画像分析时,我们避免价值观导向不正确的画像分类,多从正向的内容来分析用户画像,然后在算法智能分发环节上,以用户的正向画像来推荐主要内容,保证负面新闻池中的内容少出或者不出,再辅以一些正能量内容池中的相关新闻,避免算法推荐走向低俗和负面的极端;在具体内容运营工作层面,算法始终不是北京时间推送内容的唯一依据。
算法只是一种工具,可以运用但不能过度依赖。在北京时间,算法与人工运营之间的关系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算法在北京时间产品内的主要责任是为用户提供信息增量,为北京时间提供更多的内容运营手段与灵活性。在重要页面和头部内容的处理上,北京时间始终坚持人工运营,以确保导向正确、内容安全、服务社会、价值观健康向上。
北京时间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用媒体的标准和专业性来生产内容,用互联网的方式来分发。我们会使用推荐算法给用户提供海量长尾的个性化内容的消费,但在头部内容的推荐和导向上,仍然会以编辑人工运营的形式来呈现,以确保北京时间的内容生态健康,价值观导向正确。(陈朝华:北京时间联席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