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一定要在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影响力等核心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拥抱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机遇和需求,勇于突破,善于创新。

  2017年12月26日,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在由新华社和成都市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上,全国各地的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传媒大咖们聚集于此,以“深度融合·跨界融合”为主题,热烈展开跨界探讨和交流。供图/CFP

  随着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新媒体平台和VR等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人们消费内容的方式也发生着改变。相应地,传统媒体格局和市场生态正遭遇着全新的洗盘格局。

  当下,传统媒体无论是收视率、收听率、发行量,还是被关注度、传播力和影响力,都不同程度地陷入困境。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如何遵循互联网思维,寻找传统媒体转型路径,进行有效布局,不仅是“老生常谈”的重要课题,更是要直面的重大挑战。

  遭遇困境:聚众能力逐步下降

  每一个行业中都存在着三类机构组织,它们因数量呈金字塔布局,相互合作,相互依托。这三类机构组织在金字塔中由下至上,分别是塔基(产品层)、塔身(平台层)和塔尖(行业媒体)。

  什么是塔基的产品层和塔身的平台层?以电影行业为例,著名演员、导演和编剧,无论他们在拍什么类型的电影,实际上都是在从事产品的生产。当一部电影拍摄制作完成后,需要观众欣赏,于是诞生了行业中的另一类机构——平台。对于电影行业而言,影院就是平台,当然,今天的视频网站也是平台,是行业中的互联网平台。如果要给平台机构下定义的话,应该是产品与消费者,或者说用户见面的地方。产品方有一个关键词——“质量”。

  产品方必须保证产品的质量,这样才能有吸引更多用户的基础,当N个产品都达到较高的质量以后,品牌效应也就产生了。平台方也 有一个 关 键 词——“聚众”。平台方必须保证充足的客流,否则,再好的产品没有用户也达不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而传统媒体既是产品一方,又是平台一方。记者采编的新闻稿件是传统媒体的产品,而传统媒体自身的刊播媒体,就是其平台。曾经,传统媒体平台充满众多用户,其产品(新闻稿件)可以直达每一位读者。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传播渠道的兴起,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用户越来越多地选择互联网渠道接收新闻资讯,原有的传统媒体平台的聚众能力正在逐步下降。

  但是,传统媒体的产品,无论是在原有平台,还是新平台上,依旧拥有着巨大的活力。即便在互联网新闻平台中,他们也是首选的产品。

  突破之路:版权合作取得主动

  当下,产品方与平台方的经济合作一般是分账形式,如电影行业中的票房收入是按比例分成,买断版权的形式较少出现。不过,在当下媒体平台相对集中、内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境遇就显得颇为尴尬。

  比如,一篇在个人公众号发表的文章,被某网站平台转载后阅读量突破1000万,作者却没有收到版权费。而该网站平台一个CPM(千次广告展示)价格大概在10元左右,也就是说,一篇被1000万次阅读的作品,网站收益会在10万元左右。若网站平台采取分账模式,以10%的收益支付版权费,作者会有近万元的稿酬收入。

  现实中,在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平台的版权合作中,采用以点击量来分账的合作模式是极少的,即便有,点击量也是由互联网平台方提供的数据为准,难免有失公允。因此,传统媒体的互联网版权多数是以平台方买断为主要合作模式。

  以上类似的遭遇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可谓比比皆是。在版权收入方面,每年的版权收益不能覆盖采访成本,这确是不争的现实。但目前,全国性互联网新闻资讯平台也就几十家,而能够提供新闻产品的传统媒体却有数千家之众。几千家产品方争着跟几十家平台方谈合作,传统媒体在版权收入的话语权必定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传统媒体要想在版权合作中取得主动,则必须让其产品受到互联网平台方的青睐。互联网平台欢迎哪一类产品呢?有个词叫“爆款”,说直白就是能够为平台带来更多用户的产品。不过,传统媒体的内容产品形式,大多并不适应日益更新的互联网平台需求。若要跟进,则需要更多的创新与更大的投入。

  但是由于传统媒体在互联网版权收益上看不到前景,从而影响了其转向的信心。目前,多数传统媒体的主要内容产品力量仍然在服务于原有的平台,而在互联网平台一方,适应新平台的内容产品捉襟见肘,也限制着行业的发展。

  这就意味着,互联网平台与传统媒体产品的合作,是无可回避的。不过,实现高效合作的前提是:双方只有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将合作收益进行公正合理的分拆,让产品方安心专注于质量,让平台方凝神专注于聚众,才能让行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专业之路:转型权威行业媒体

  传统媒体转型,在千军万马涌向互联网内容产品这个独木桥的同时,却在另外一条道路上鲜见其身影。这就是前述行业中处于金字塔顶端类组织机构——行业媒体——在某个行业中最具话语权的媒体机构。行业媒体,也有一个关键词——“信誉”。比如电影行业,人们在选择一部电影时,会根据周边的评价来进行判断,那么,影评家或者有电影排名的豆瓣网,就逐渐成为该领域的行业媒体。

  行业媒体一般都拥有一项或者多项权威排名榜业务,在互联网中,被形象地称为“好业务”。 “好业务”或者针对产品或者针对平台,激励着行业内的企业或者机构,不断创新不断进取,推动着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而传统媒体最方便的转型方向就是行业媒体。其一,传统媒体都有共同的媒体基因,调查、发布、评论,这是传统媒体人最熟悉的工作方式。其二,传统媒体最适合转型行业媒体,因为他们都以“信誉”为生命,真实、可靠,是行业媒体立足的根本。传统媒体转型行业媒体,需要找到自身与这个行业的优势资源,只有拥有这样的资源,才能够降低准入门槛,也才能够充分发挥媒体作用。

  坚守之路:影响力是核心优势

  传统媒体转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无论有多难,都必须坚守自身的影响力。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承载着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针、舆论监督、提供娱乐、社会协调、文化传承等社会责任。传统媒体通过影响力这个武器,不断改变社会环境、生活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

  坚守影响力,不仅是传统媒体发展的前提,还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更是传统媒体做好党的宣传工作的使命。可以说,影响力是传统媒体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发展中的最核心价值所在。

  坚守影响力,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要重视内容产品的质量。认真梳理每一个选题,认真寻找每一个角度,认真探讨每一个创意,用不断的“爆款”去吸引用户的目光。

  坚守影响力,传统媒体要不拘一格地开拓传播渠道。要想方设法在各种渠道中曝光自己的产品与品牌,下大力气做好“两微”以及其他的人气产品,让自己的内容产品和品牌不脱离公众的视野。坚守影响力,传统媒体要接触、学习和研究互联网传播技术,对互联网中新的产品保持敏感。一般来说,一款新的产品上线,总是非常渴求内容,最容易达成双方公平的合作。

  总而言之,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一定要在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影响力等核心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拥抱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机遇和需求,勇于突破,善于创新,在持续供给市场喜闻乐见文化需求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陈静:北青网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