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简介该论坛是世界互联网大会首次以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为主题召开的国际会议。论坛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和武汉大学共同协办。50余位与会专家分别来自中国、美国、法国、荷兰、新加坡、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国际组织、政府部门、私营企业、高端智库和大学。论坛上半场以“当前网络空间国际规则进程评估”为议题,对当前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已取得的共识、成果和进程进行了回顾和评估;下半场以“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前景展望”为议题,主要聚焦未来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国际合作发展态势,并对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嘉宾观点

  联合国科技发展委员会(CSTD)副主席 彼得·梅吉尔

  制定网络空间治理规则应该遵循两个标准,一是规则不应违反人权,特别是创新的权利;二是规则的使用不应引起可能的网络威胁。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 黄志雄

  在如今的网络空间治理和相关国际规则制定中,存在“三个世界”的划分。发达国家在网络技术、资源掌控、话语运用等方面确实有着明显的优势,属于第一世界;中国、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属于第二世界;来自亚洲、非洲和其他地区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属于第三世界。虽然自2015年以来,亚非法律协商组织在推动亚非国家参与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中迈出了可喜一步,但仍需全球各国通力合作,共同为网络空间国际秩序和国际规则的完善贡献力量。

  美国东西方研究所高级副总裁 布鲁斯·麦康奈尔

  网络攻击带来的灾难是破坏性的,而网络武器现在正被某些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所利用,成为地缘政治的威胁工具。然而,国家和国家间的信任仍然有限,这就限制了在国际规则和负责任的行为方面达成一致的能力。希望所有利益相关方共同维护互联网的可获得性和完整性。

  联合国网络犯罪全球方案负责人 尼尔·沃尔什

  网络犯罪会从根本上破坏全球可持续发展,正如生态系统一样。目前的治理情况是多利益相关方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尤其是大型企业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而在全球范围内,各方共同努力打击网络犯罪是唯一的方法,我们必须做更多的事情来增加信任和减少伤害。

  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董事 前村昌纪

  互联网规则的制定涉及多个层面,我们有必要了解关于互联网唯一标识符系统的基本知识,并理解这个系统对互联网的重要性,同时需进一步探讨如何促进亚太地区更好地参与有关标识符系统的规则制定工作。亚太区顶级域名组织总经理 莱昂勒德·托多洛夫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与当今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密切相关,传统的国际外交手段和传统的决策框架都已经不能应对当前互联网治理所面临的挑战,全球超级互联网公司和“非国家战士(黑客)”的崛起加剧了传统政府间解决方案的局限性。同时,全球应谨防“数字广岛”事件的发生,政府需要面对当前现实,寻找新的渠道发挥自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