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的网络专题《中国一点都不能少》获第27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专题负责人苗苗表示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苗苗: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办公室主任

    “你们为什么会做这组策划,最初的构思是什么?”这个问题被问过很多次。新媒体,主动设置议题至关重要,一步先,步步先。而主动设置议题的前提是按照《人民日报》的定位和标准,对内容导向和新闻态势的把握判断。

    在所谓“南海仲裁案”中表达中国人的态度,可能是2016年一次重要的舆论事件,这是长期关注国际新闻的编辑郑琪的判断。在重大新闻前不缺位、敢发声,就是人民日报新媒体的基本职责。而需要信息含量、观点重量、情感分量的新媒体传播,“中国一点都不能少”似乎是这三者最好的集合。事实证明,这样的议题设置是有效的。

    自第一版“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图片发布后,网友转发、媒体跟进、外媒关注的速度和热度,就超出了我们最初的预料。除了在客户端的新闻跟帖、评论之外,社交媒体的互动也成为一时的热点。66亿的微博话题阅读量、单条微博转发超过300万,数据的背后,是每个普通网友的立场和态度。“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热度也突破移动端,扩展至纸媒,包括《北京晨报》《青年时报》《现代快报》《沈阳晚报》《南京晨报》等多家媒体都以此作了头版关键元素。

    “中国一点都不能少”这组策划让每个参与的编辑都感觉过瘾,因为它让每个编辑都拿出了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在这组策划里,有一张图的共情,有九宫格图片干脆地表明中国立场;有深度评论文章解读说理,有短视频配合进行多方位、全媒体展示,甚至我们还录制了双语版关键词教学视频。伴随新闻发展,在每个节点把握判断,推出引领舆论的内容,行进中的新闻也是新媒体的巨大魅力。这组策划也改变了不少人对新媒体的固有印象。新媒体可能给人更多的印象是速度快、篇幅短、切口小,但这次实践证明,通过组合拳,新媒体完全能成为重大新闻、严肃话题的很好承载者,在每一次具体而微的传播和由此带来的叠加效应中,担当起中国主流媒体的责任。

    得奖,总是高兴的。在此之前也获得过很多点击,赢得过不少点赞,如今能获得专业的认可,对于每个新媒体编辑都是莫大鼓励。今天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如何用好新媒体,继续坚守主流价值,这是新时代对主流媒体提出的重要课题,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得靠人。希望今后的中国新闻奖评奖能给新媒体更多关注、更多机会,这不仅是对主流媒体中的新媒体人的鼓励,更是求解时代课题的一种助力。

    这个奖,当然不是我们几人独得,背后是《人民日报》这些年融合发展不断深入的缩影。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大报道中,微博单条转发超过500万、微信单条阅读超过1000万,还有不久之前创纪录的10亿点击量的“军装照”,新时代的中国,会有更多纪录被创造、被刷新。而身处其中的我们,继续去努力就可以了。

    我们要参与、沟通、记录时代。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文 / 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