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成都市盐道街小学网络安全周校园日主题活动。图/本刊图片库

  “截至今年6月份,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7.51亿,其中青少年网民已达到2.77亿。”在9月19日举办的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首场主题日——校园日活动中,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副局长高林指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师生是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力量,也是网络安全的直接受益者。

  当天活动中,9家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试点基地、3家网络安全与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和1家上海市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评估中心正式揭牌。

  作为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试点基地之一的上海市铜川学校,在活动现场还带来了由学生们自编自导的信息安全主题情景剧汇演《小设备 大安全》。学生们将生活中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汇总,并通过在情景剧中扮演不同职业、年龄的角色,将这些问题和应对方法生动形象地呈现,寓教于乐。

  近年来,上海通过“享安全”意识教育平台建设,开展“CSO(首席安全官)进校园——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公益项目,提升青少年爱科学、知安全、懂安全、会安全的意识。2017年度“网络安全进校园”公益项目自今年2月正式启动以来,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市委网信办的统一领导与安排下,历时半年先后在上海市的7个区、数十所学校,面向超过两万名师生开展网络安全进校园教育主题活动。

  “今年5月,‘网络安全进校园’公益活动中,专家结合生动的案例分析了网络安全风险态势、讲解了隐私泄露渠道、阐述了个人信息数据泄露的后果,并向大家介绍了防范个人信息泄露的方法和技巧。”来自嘉定区华江小学的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优秀辅导员陈陆驰在活动中谈到,老师能及时把从各处汲取的网络安全知识应用到对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中,对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能力的提高都会有很大帮助。

  据上海市教委介绍,接下来计划将“青少年网络安全”的学习融入到部分学校的课程设计中,形成常态化的教学计划和规划,更好地提升网络安全的学习效果。

  除了上海,全国各地都在“校园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网络安全校园活动,组织动员校园力量共筑网络安全钢铁长城:在河北衡水学院,大学生网络志愿者代表宣读《共建网络安全倡议书》;在四川内江,通过视频展示、产品演示、情景模拟、攻防演练等现场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和掌握更多网络安全技能;“蓝盾杯”网络安全技能大赛在沈阳师范大举行,等等。(文/记者 潘树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