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各家媒体纷纷使出“杀手锏”技术,推出“高大上”产品,对十九大进行了全渠道覆盖、全景式呈现。
2017年10月18日,北京,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共有3068名中外记者采访报道十九大。供图/CFP
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从十九大开幕到闭幕,全国媒体都以高度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展宣传报道,报网融合、前后联动、最新技术、豪华阵营……在打好十九大报道这场“硬仗”上,各家媒体纷纷使出“杀手锏”技术,推出“高大上”产品,对十九大进行了全渠道覆盖、全景式呈现。
10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既是媒体报道的重点,又是检验自身的参照,更是发展提升的对标。在十九大报道中,网络媒体的主力军作用越来越凸显,本刊对近二十家网络媒体进行复盘式总结,梳理总亮点,深挖创新点,剖析传播特色。
报网端打通融合血脉 一盘棋彰显“貌合神融”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传媒人发令,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三年过去,十九大报道成为检验媒体融合成果的最佳考场。
十九大召开前夕,解放军报社“融媒体指挥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国军网主要承担网络和新媒体产品的制作和发布。报社党委要求各平台根据自身特点,从“中央厨房”中取材加工,进一步打通融合血脉。在大会现场,纸媒记者的稿件可以第一时间源源不断地发布在中国军网、国防部网、解放军报客户端和军报记者微博微信上;在稿件处理上,开辟“军网直通车”,构建采编发一体化联动处理机制……解放军报社的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十九大宣传中形成了“一盘棋”。
华龙网则试水“中央厨房”机制,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领导下与集团“中央厨房”机制打通,实时将现场的各种素材传回后方,与“厨房”联动合作,让后方制作团队能够身临其境,这种亲临感带动网站记者对素材进行筛选和深度加工,制作出融媒体作品。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在十九大报道融媒传播的安排上,充分发挥《海南日报》文字图片擅长时政报道的特长,确保报道的权威和精准,同时运用南海网力量,扩大移动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由江西日报社主办的中国江西网,在十九大宣传报道中,根据其涵盖的《信息日报》、中国江西网、江西手机报客户端等丰富多元的特点,制定三种媒介平台联动、互补、无缝覆盖的融媒体报道策略。融合之道,初始在“貌合”,也即人员、设备、资源等形式相融;高级在“神融”,即理念、产品、思维等深度相融。此次报道,众多网站依托母报集团,随团出征,打包参战,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报网相融。
创新技术与手段 巧选角度出新意
每逢盛会,既是媒体报道理念的展示场,又是高精尖技术的练兵场。在报道创意上,新闻网站用创意让用户尖叫;在产品装备上,各大网站一贯秉承“没有最新,只求更新”的理念,推出众多“杀手锏”产品。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以十九大为主题设计了一组动态海报,用今昔对比手法,通过巧妙的字体创意,配以精炼的文案,呈现中国的历史性成就。九张海报组合在一起,便是一部96年极简党史。
人民网给上会记者配备智能眼镜,可以直接回传实时图片和视频,带给亿万网友身临其境的体验,符合网友对直观、快速信息的追求,也彰显了党代会的开放包容。
新华网通过对人民大会堂3D建模,以习近平报告原声为背景、报告原文“划重点”为主画面,推出《全息全景|身临其境看报告》全息化产品,为网民“走进”人民大会堂,360度身临其境全息感受习近平作报告现场、迅速了解掌握报告核心内容奉上了一场视听盛宴。
中国青年网则从细节处着手,推出微文《一封青年的来信:习总书记站着讲了三个多小时,我心疼了》,点赞“三个多小时的背后是五年来的风雨兼程”,展现青年投身新时代绽放青春的风采。
光明网借助无人机航拍技术,策划了一场换个角度看五年来的辉煌成就展。从空中看,以航拍的全新视角集中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成就。
同样借助航拍设备,长城网以航拍视角策划了“燕赵逐梦”系列,从云端鸟瞰燕赵大地,聚焦巨变,全景展示美丽河北。
千龙网运用“叠像”成像特效技术推出创意图像作品《时光机:指尖滑动看北京16区变迁》,将实地旧图与现景对比,网民只要滑动指尖就可穿越时空,看北京16区的发展变迁。
东方网则充分调动网友力量,实力为十九大打call。网友通过微信公众号上传照片和留言展示学习十九大报告感言,以电子地图方式呈现,活动上线后收到大量党员上传的图片与定位数据。网络媒体“活用技术多手段,巧选角度出新意”,创意与产品齐飞,数据共成绩一色,在十九大报道的战场上,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凝心聚力谋发展 展望传媒新时代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新引擎、国家实力的新象征、国家安全的新边疆、大国博弈的新战场、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回首向来萧瑟处,网络媒体一路披荆斩棘,在会议报道“战场”上开辟了自己的独特领域;展望未来晴好时,网络媒体人凝心聚力谋发展,多方融合显神功。新时代,有网络媒体领航者的展望与希冀。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主任丁伟表示,新时代,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要在传播手段上建设和创新,在国际传播能力推进方面更加努力。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则强调,未来要在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方面竭尽全力,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做出更多更新的贡献。新华网总编辑郭奔胜谈道,将不断提高移动化、融媒化产品体系化生产和创新能力,打造具有新华网独特品牌、独特标识、独特基因的互联化文化产品,更好地服务网民、引导舆论。
湖南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舒斌在聆听学习了报告后,感到特别振奋,深受鼓舞。他表示:作为一名网络媒体工作者,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关键在于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守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与魂,全面打造网络意识形态传播高地。长城新媒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来顺在燕赵之地立下雄心壮志: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燕赵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十九大已经闭幕,网媒人的使命永担在肩。这群人正站在文化博弈的“最前线”,努力守住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全心凝聚中华民族的“复兴之魂”。(本刊记者 潘树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