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5月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从金融诞生之日起,就有了金融信息。从最早的结绳计量,到古时的钱庄银票,再到今天,金融遇上互联网,一部手机就可以通天下,金融已经完全实现信息和数据的流动,金融信息服务业也发展成了一个新兴行业。可以说,没有金融信息服务,金融的行业监管、资源配置、分析决策都无从谈起。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信息是核心领域的关键信息,事关国民经济命脉,事关金融稳定安全,事关民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有序。然而,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后,信息不对称一直都是金融行业存在的最大挑战之一。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扩散,培育并催生了金融信息服务业的新发展,金融信息服务业为供需双方提供了信息交流、风险管控的平台,对引领金融业创新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信息服务作为现代金融市场的关键基础设施和经济运行的中枢神经作用日益凸显,金融信息服务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新兴产业的发展欣欣向荣,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必然存在一些问题,监管便显得尤为重要。对金融信息服务这个新兴产业加强管理,应坚持促进为主、规范为辅的原则,“不要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从欧美发达国家的历史来看,凡是金融发达的国家,同时也都是金融信息服务高度发达的国家。近年来,我国金融信息服务业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在国家“互联网+”等政策的激励作用下,社会资本纷纷进入,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取得显著进展,产业生态体系初步形成,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
如何畅通金融信息渠道,怎样坚持服务引领发展,尤其在移动互联时代,金融信息服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5月24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信息服务管理局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的“2017金融信息服务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为“创新服务引领发展”,行业主管部门、学界智库以及领军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互联网+”时代的金融信息服务发展新机遇、新问题与新挑战,探索促进金融信息服务健康发展的新路径,携手构建行业新业态,共同开创金融信息服务未来大格局。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金融信息服务蓝皮书2017》在论坛上发布。该蓝皮书对金融信息服务的概念、现状、特点等作出了详细描述。来自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嘉宾们围绕“构建金融信息服务发展新生态”主题在论坛上做了发言。腾讯、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万得、汤森路透、彭博中国等企业代表就“金融信息服务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话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本刊摘取论坛上的部分嘉宾观点和蓝皮书部分报告,集结成专题,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