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日上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习近平监誓,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主要官员在林郑月娥带领下宣誓就职。图/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国,香港会展中心,伴随着雄壮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鲜艳的五星红旗与紫荆花旗,相伴冉冉升起。历经150多年岁月沧桑的香港,在亿万华夏儿女饱含热泪的注视中,回到暌违已久的祖国怀抱。这是一个庄严的宣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017年7月1日上午9时,中国,香港会展中心,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高悬上空,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走上主席台监誓。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宣誓就职,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她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宣誓完毕,习近平主席同林郑月娥紧紧握手。
1997年到2017年,香港回归已经整整20年。风雨二十载,携手同舟。20年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已经由科学构想变成香港的生动现实。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国两制”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中国为国际社会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的一个新思路新方案,是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新贡献,凝结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国智慧。
“政策大礼”助力香港腾飞
6月29日中午,习近平主席乘专机抵达香港。在机场采访区,习近平主席向160多家中外记者说:“时隔9年,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感到很高兴,香港发展一直牵动着我的心。”
事实上,这些年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时,多次提及香港的经济、民生,谆谆勉励鼓舞人心。
2013年10月6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时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时指出:“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立场是一贯的,也是坚定不移的。希望特别行政区政府继续坚持依法施政,抓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工作。”
2017年4月11日,中南海瀛台,习近平主席会见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他表示,20年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巨大成功。宪法和基本法规定的特别行政区制度有效运行,香港保持繁荣稳定,国际社会给予高度评价。与此同时,作为一项开创性事业,“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也需要不断探索前进。
“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深刻回答了“一国两制”行不行、香港能不能保持繁荣稳定等“世纪之问”,写下了令世界赞叹的“香江传奇”。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一国两制”不仅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这两个“最佳”,既是历史的启示,也是赢得未来的根本。
二十载,一道历史刻度,一座不朽里程碑,铭刻了香港和内地发展同频共振、屡创辉煌的精彩故事。新华社报道称: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五星红旗迎风高展,宣告香港主权的永久回归;东亚运动会香江健儿主场夺冠,展示我大国体育雄威;汶川震后香港援建项目,传递同胞手足情深;即将合龙的世界最长大桥——港珠澳大桥,勾画大湾区发展广阔前景;驼铃阵阵响彻世界各地的“一带一路”建设,激发香港国际化城市新的潜能……习近平主席此行的三个目的之一,就是表达祝福,“热烈祝贺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衷心祝愿香港再创辉煌。”
香港《大公报》刊发评论称,习近平在特区成立20周年这一日子来港,的确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和意义。过去20年来,中央对港给予过无数的关怀,也给予过大量的政策和“大礼”,鼓励港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更好落实“一国两制”和执行基本法。
“隔屏相见”守望两地繁华
这是“一国两制”实践获得巨大成功的20年。时间改变了香江两岸的历史进程,让香港这个饱经沧桑的游子,重新融入中华民族的整体叙事。宏大叙事中,媒体的客观报道和真实呈现,尤其是近年来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让香港与内地“隔屏相见、守望相助”。
新华社力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音乐MV《我的Hong Kong》,优美旋律唱出“我的香港”心声。
人民网推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年”专题报道,讲述“20年·20人”的独特故事,展现“20年·成就”的辉煌图卷,运用“20年·图解”的直观表达,全景呈现香港回归20年的历史脉络和现实发展。
新华网主打高端访谈,采访香港各界代表人士;展现多彩香港,图文音视齐齐上阵;《写给20岁的你——一封来自母亲的信》采取艺术字书信体,娓娓道来香港这20年的发展与经历,字里行间饱含深情。
中国网特邀驻港使者大熊猫“安安”以动漫图说的形式,回顾和呈现香港20年发展历程。“安安”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香港发展大事记,盘点20年间重要时间节点上的关键因素和关键人物。
央视网运用VR全景、微视频、移动直播等新媒体报道方式,寻小切口,讲两地人物故事,话香港回归20年发展成就。策划“发现不一样的香港”系列报道,“话筒给你”系列微视频推出香港回归20年特别报道《那些年我们的香港记忆!》,《新香港 新青年》展现素有“回归宝宝”之称的香港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光明网以五瓣紫荆花为主元素,每个花瓣分别代表“一国两制·经济篇”“一国两制·教育篇”“一国两制·文体篇”等,花开五朵,旋转的紫荆花无论从视觉效果还是链接的内容,都生动展现了香港回归20年的发展成就。
央广网充分发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音频优势,呈现大型系列专题《成长》,节目围绕民生、立法、文化、拓展等十个方面,有事实、有观点、有回顾、有前瞻地报道香港回归祖国后发生的变化。
……
“希望广大香港同胞与全国人民一道携手同心、开拓创新,把握国家发展机遇,推进‘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为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创造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参观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成就展时,习近平主席如此瞩望。
20年,新的香江故事刚刚翻开序章。恰如香港区旗上的紫荆花,五片花瓣中各有一颗星,正与国旗上的五星遥相呼应,寓意香港与内地密不可分。(潘树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