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每天迎来祖国“第一缕阳光”的武警中队,这是将“把太阳迎进祖国,把青春献给警营”作为队魂的中队,这是矢志在祖国东极点上“建好东方第一队”的标兵中队。7月20日,参加“同心共筑强军梦”网络媒体国防行活动的网络媒体采编人员来到武警黑龙江总队佳木斯支队抚远中队,近距离地感受了中队官兵们不一样的军旅青春。

战士在讲述退伍老兵用松子、树枝和树皮制作的画作。中国网信网 纪静 摄

  听心声:感受不一样的青春

  “我愿意一辈子在这里站岗,守好祖国东大门。”这是中队年轻战士赵鹏程的心声,“中队温暖了我们的心,我们也爱中队,爱中队的一草一木,爱中队的一窗一门,平时我们都自觉地带上一块小抹布,随时维护中队的整洁。我们把这里当成了家,所以我愿意在这里站一辈子岗。”赵鹏程道出了战士们的心声,也体现出年轻士兵对军营那份执着的感情。

  不仅现役士兵爱他们的中队,退伍老兵对中队也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2016年退伍的老兵于博在知道自己即将退伍时,便开始悄悄收集中队院中的松子、树枝和树皮。退伍后他用这些材料做成了一幅展现“太阳、国旗、哨位”三点一线的画作,寄回了中队,以此表达他对中队的无限眷恋和对自己军旅生涯的深深怀念。

  军旅的时光注定是难忘的,军人的青春注定是与普通人不同的,但其实他们也有着与我们相同的生活学习环境。中队为了丰富战士们的业余生活,特地配备了活动室,战士们可以利用休息时间打台球放松身心,也可以看书读报了解信息,还可以上网学习最新知识。“我们每天可以利用半小时的休息时间上网看新闻、开展网上知识竞赛、进行CS对战等活动,以此丰富自己,娱乐身心。”战士们说道。

  

采编人员与战士比赛叠被子。中国网信网 纪静 摄

  比技能:体验严明的军风军纪

  采编人员们在军营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每扇窗户旁边都有一块一样大小的白色长方形木块。大家干脆来了个猜猜看,有的说是为规范物品放置间隔用的,有的说是做标记用的,也有个别采编人员猜出正确答案:放置在窗户的合页与窗框之间,在确保窗户完全打开的同时可使每扇窗户都呈现相同的打开角度,做到整齐划一。

  这一小细节体现出的整齐划一的作风令采编人员们惊叹,之后的叠被子比赛,更是让大家亲身感受到了军纪的严、军风的正。部队叠好的被子被形容为“豆腐块”,采编人员们在看到战士寝室的一个个豆腐块后,不禁想上手一试,因此,中国经济网记者裴小阁就和战士进行了一场简单的比赛。

  虽然比赛的结果是战士获胜了,但这一过程却让采编人员们看到军人严谨细致的一面。人民网记者李毓涵这样说道,“豆腐块虽小,但从中却能体现出战士们对自己思想和生活的高标准、严要求。我相信也只有这样的严格要求,才能形成良好的军风军纪,才能确保咱们的军队能打仗、打胜仗!”

  

采编人员在聆听和记录高云峰的感人事迹。中国青年网 悦丹 摄

  谈过往:体味军人的铁血柔情

  军人是一项特殊的职业,保家卫国是他们的职责和使命,但这个“家”不是自己的小家庭,而是祖国这个大家庭,是千千万万的小家庭。因此,舍小家顾大家是军人职责所在,也是他们无私奉献的崇高体现,但铁血男儿也有对家人的思念,也有柔情的一面。

  作为一名有着33年兵龄的老兵,武警黑龙江总队佳木斯市支队政委高云峰对这一点有着深刻的体会。从军这些年他与妻子始终是聚少离多,在手机还不普及的年代,他们通过鸿雁传书来诉衷肠表爱意,这一写就是十多年。20多年前妻子写的一封信令高云峰印象尤为深刻:一天晚上妻子背着放学的孩子回家,当到家门口时发现屋里灯亮着,两人都以为是自己回来了,孩子和妻子当即便往屋里跑,结果发现屋子空无一人,是早上出家门时忘了关灯。高云峰当时读到这封信时,不禁掉下眼泪,他深深感到这些年对家里亏欠太多了。

  随着阅历的增长,高云峰渐渐地懂得了妻子的不易,在工作之余也增加了对妻子的嘘寒问暖,并坚持在妻子生日、结婚纪念日时送她一份小礼物,作为“爱的小惊喜”。

  高云峰的“小惊喜“不是个例,在中队还有一位这样的铁血男儿。中队政治指导员张营的妻子就住离部队步行五分钟的地方,但由于部队的纪律要求,张营与妻子见面的机会也很有限。“给不了家人的陪伴,但可以做些‘浪漫的事’让他们体会温暖,让我弥补遗憾。”张营说道,“5月25日是我们领证的日子也是我们的纪念日,但今年的纪念日正逢大雨天气,县城的花店都关门了,于是我想办法在中队院里摘了一些丁香花并做成了心形,找借口让妻子来到中队,给了她一个惊喜,妻子当时非常感动。”

  采编人员在与战士们谈过往的同时,也被他们这些“浪漫的事”所深深地打动。中国网记者谢露莹在赞叹硬汉们“浪漫”的同时被他们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战士们少有的浪漫也是他们常年奉献军营、无暇顾及家人的体现。我能体会到他们也想父母面前尽孝,妻子身边陪伴,但使命在身职责在心,他们也只能通过偶尔的惊喜来弥补。他们的奉献精神是伟大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中国网信网 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