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
两会吹响新号角 开启奋进新征程
2017年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图/中新社记者 金硕 摄
观大局、察大势,议大事、谋大计,从一次会议到五次会议,从人大代表团到政协联组会,针对各地不同实际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倾心交流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有的放矢,把脉点穴,为全国的发展支招定策,凝聚了共识,鼓舞了斗志,指明了方向。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这一年注定不平凡。3月全国两会的召开,揭开了精彩序章。
两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舞台。代表委员,为人民发声、为人民履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34个界别的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们共商国是,凝聚共识、擘画未来。
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民族团结、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尊重知识分子……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辽宁、四川、新疆、解放军代表团审议,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引发代表委员们的热烈反响和强烈共鸣。他们一致认为,这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集中体现。
两会不仅是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舞台,也是网络民意集中反映的平台。两会期间,网民跟随总书记的脚步深度感知两会,从出席政协、人大开幕会到参加团组审议,再到召开少数民族代表委员茶话会,“习近平的两会时间”成为网民关注的热点。网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是对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再丰富再强调,为“中国方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南。
改善民生 治国理政成绩斐然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采访十八大的中外记者亲切见面时说。其言也谆,其意也深,他对“关注民生”作出了最动民心的注脚。
从2013至2017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参加团组讨论时,都与人民心心相印。淳朴的话语,寄托了对困难群众的牵挂;真挚的感情,闪耀着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多搞一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多办一些惠民生的实事”“多解决一些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今年两会上,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谋划,到惠农兴农的部署,再到对困难群众冷暖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棚户区住房改造60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380多万户。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改革发展任务繁重的背景下,这份民生成绩单来之不易,让人备感温暖。
新华社社评称,“上下交而后能成和同之治。”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沉着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取得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巨大成就,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
2017年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图/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有的放矢 支招定策国家发展
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同时也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下团组”已成为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时间的重要内容。观大局、察大势,议大事、谋大计,从一次会议到五次会议,从人大代表团到政协联组会,针对各地不同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倾心交流中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有的放矢,把脉点穴,为全国的发展支招定策,凝聚了共识,鼓舞了斗志,指明了方向。
扶贫事关民生福祉、全面小康,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关心的事。每年两会,他都要着重强调脱贫攻坚。今年两会上,在四川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在新疆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明确将“互联网”与“扶贫”联系在一起,提出“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网络扶贫,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天水市政协副主席马百龄体会颇深,“在甘肃省秦安县,利用电商进行扶贫的经验就很成功。当地农民通过互联网卖出苹果、花椒和蜜桃等优势产品,大大增加了收入。”
从上海自贸区建设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到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今年两会上,对改革创新的思考与谋划贯穿总书记的“两会时间”。
“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应该也能够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网络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公开讲话和报道中,“创新”一词出现超过千次,可见总书记对创新的重视程度。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等认为,在创新的问题上还要快马加鞭不可懈怠。
人才,是创新的关键。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联组会上,专门强调激发知识分子创新活力和潜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习近平总书记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观,并强调,只要是优秀人才,都可以为我所用。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教育长王怀超委员表示,“知识分子是国家的栋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着实为知识分子鼓了劲。”
继往开来 开启新的伟大征程
3月15日,全国两会闭幕。以此为标志,党中央关于今年的重大工作部署均已确定。落实两会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时代呼唤我们从新起点再出发,不断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把握历史方位,才能看清前行的方向,走好脚下的道路。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中,2017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年份:从党的十八大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8年,时间已经过半;从上世纪80年代初迈出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进程也已过半。
攻坚克难的上半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发展大势,总揽战略全局,全面小康决战决胜迈出坚实步伐。“回首过去四年,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中明确了目标与战略、中国与世界、责任与担当三对关系,方向明确,路径清晰,动力充沛,把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推向新高度。”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院长王战说。
继续前进的下半程,全面小康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目标虽接近,任务更艰巨。“今年是重要转场、转段期,下半程重在攻难关、破难题,要对照任务清单,倒排时间表,一项项完成,不能有丝毫松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勤勉尽责”“行动是最响亮的回答”“相互配合、共同给力”……会后,广大代表委员把两会精神带往全国各地,汇聚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进力量,全力以赴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落在实处。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本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任期的最后一年,有不少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妥善应对、合力攻坚。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奋发有为,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