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的成都,天气已经开始燥热起来。在高新区的一幢写字楼内,赵一冰(化名)正坐在电脑前忙碌着。作为成都市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以下简称“成都举报中心”)一名普通的研判队员,赵一冰的主要工作是处理网民的举报件,并在处置结果出来后回复网民。
赵一冰说,以枕戈待旦的自觉意识,认真对待网民的每一条举报线索,及时受理、正确处置、及时回复,是成都举报中心对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
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属地现有网民近900万,网站11万余家、微信认证公众账号3000多个、微博认证账号42000多个、企业认证移动客户端800多个。这些数据,是成都互联网发展的成果,也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如何担负起这份责任,做好管理服务,切实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
“管住不能管死、管好更要管活”。成都秉承这一原则积极探索,以移动互联网为重点,寓服务于管理,将粉丝经济作为突破口,“主动管理”和“社会监督”双管齐下,创新开辟网络群众路线,与广大网民和互联网企业共同打造网络清朗蓝天,画出网络空间治理“同心圆”。
主动拉近自媒体及互联网企业 借助粉丝经济给正能量传播做乘法
2015年11月26日中午,成都市区及郫县、双流、温江等地网友纷纷发微博称听到巨响,一些诸如化工厂爆炸等猜测在自媒体平台上快速传开。在此次巨响原因尚未明了之前,拥有328万粉丝的成都著名评书艺术家李伯清通过实名认证微博、微信发出信息:“(是)我帅炸了!这个巨响的原因,大家都认同吧!”“大家一定要注意,对于此类消息,如果没有经过证实,不要去乱传。要是造成了社会慌乱,是要逮进去的。”其幽默的解释迅速消弭了成都市民的紧张情绪,有效引导舆论关注事件真实原因,不信谣不传谣。
回忆起这件事,成都本地自媒体“@李伯清”负责人谢小琥说:“我们用一贯乐观的‘李氏幽默’告诉大家不要惊慌,积极传播政府权威声音,并起到了一点作用。能有机会做这样的事,我们也感到很幸运。”
成都本地有影响力的自媒体,能第一时间站出来为舆情事件加一把正能量,是有原因的。
近年来,成都一直坚持用优质的政务服务拉近属地自媒体、互联网企业的关系,用好他们强大的粉丝群体,通过影响这些有影响力的群体,进而为舆论引导做乘法。
赵一冰称:“利用粉丝经济,是成都打造网络清朗蓝天的秘诀之一。”
成都九鼎瑞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郑平对成都市今年1月26日举办的第一次属地互联网沙龙,至今记忆犹新。
当天,成都属地主要网站代表、全国性商业网站驻蓉地方站负责人、移动互联网企业的CEO以及部分重点社交媒体帐号负责人,和科技局、区(市)县网信办负责人齐聚一堂,进行了一场热烈的讨论:企业自媒体讲经验、谈问题;政府部门听诉求、送政策。核心是政府服务先行,做企业自媒体实实在在的“娘家人”,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郑平告诉记者:“在成都,政府这块儿的网络信息管理服务做得很勤,上周我们才去大邑接受了3天培训,讲的都是干货。政府的服务帮助我们中小企业更好地理解政策要求,有利于我们建立成熟稳定的审核机制。在政府的指导下,我们已经建成的商情通大数据运行非常稳定。”
成都市移动互联网协会负责人张正刚介绍说,成都举办的属地互联网沙龙,为互联网企业和从业者及管理部门搭建了交流发展经验、加强信息沟通、寻找合作契机、共商发展大计的议事平台,意在强化行业自律,推动属地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希望这样的活动一直开展下去,吸引更多互联网企业加入进来,共谋成都互联网行业发展。”
积极充当互联网党建“引路人” 通过先锋示范凝聚互联网行业精英
“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必须得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积极主动调整方式方法,切实提升自身的社会动员能力。”5月29日,成都市高新区天府软件园区党委书记战薇带着记者看园区文化墙,站在一张发黄的海报前微笑着说:“这张海报有故事。”
这是今年2月,天府软件园园区党委发出的一张年度党组织活动计划招募海报。
当时海报贴出去后,成都三思德科技公司的李小波第一个报名,他提出的《党史三千问微信竞猜应用》(以下简称“应用”)方案被采用。李小波说,应用激发了周围同事对党史的兴趣,内测仅半个月,园区内点击参与量就超过10万。甚至有党史专家联系他,问其数据库可否将党在各时期人员及身份类别变化纳入进来,为专业研究提供支持。这让李小波受到了极大的鼓励。
战薇称,天府软件园区基本是IT从业者,年轻化、高知化、创造性强、流动性强,思维较为活跃,只有开展和他们工作生活深度相关、趣味性强的活动,才能获得认可。“所以,针对IT从业者的党建工作,活动是基础。像园区党委牵头搞的电子竞技大赛这种活动,很多人看到海报心里都会‘咯噔’一下:哎,党组织原来不只会板着脸开会,也做很有新意的事。以后他们便会主动参与我们的活动,党建工作也好开展了。”
通过专业化、趣味性、贴近园区党员和非党员生活的党组织活动,成都市高新区天府软件园党委迅速壮大,目前园区建有19个党支部,拥有316名在册党员和337名流动党员。
“成都历来重视团结凝聚互联网行业精英,加强属地互联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了基层堡垒,有了党员先锋示范作用,可以让更多人加入进来,建设我们成都网络的清朗蓝天。”张正刚告诉记者,针对互联网行业中最有影响力的IT企业,成都相关管理部门通过加强行业指导,依托区(市)县、产业园区实施管理和服务,积极充当属地互联网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引路人”,促进基层党组织在互联网企业落地开花。如今,成都属地互联网基层党建不仅是“党需要”,更变成了“我需要”。
5月27日,在“吃喝玩乐网党员学习日”活动现场,网站CEO王得志说起了“吃喝玩乐网”建立党支部的缘由。
“去年8月,我发现我们网站的一条帖子很火。打开一看,原来是两个用户在互相攻击,已经上升到要上法庭告对方诽谤的程度,还表示如果我们网站不处理,连我们也告。”王得志说,当时他想过删帖,想过劝阻,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持,显得十分尴尬。
这件事一直困扰着王得志,直到不久前他获邀参加成都市网信办举办的“互联网法制培训班”。当时,培训正好谈到删帖问题,王得志向授课的法律专家说了此事。专家针对这一实际案例,即兴讲解了《侵权责任法》,他一直以来的困扰得以解决。
王得志说:“培训时我跟别的网站负责人聊天,才知道去年市网信办和软件园区党委就对有党支部的互联网企业进行过《侵权责任法》的培训。那一刻开始,我觉得成立党支部非常有必要。”
王得志希望有更多商业网站能尽快融入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当中,“因为我们从互联网发展中受益,也应当为互联网的健康出一份力。”
全面打造网络举报绿色通道 激发公众参与监管热情实现共建共享
网络空间治理,既需要管理部门积极履职尽责,也需要激发社会公众参与监管的热情。
5月27日,“青椒网”负责人邱永浩给记者讲述了两年前的一起真实案例:
2014年“五一”期间,成都大三学生小唐在一个聊天论坛看到一则“为公司刷销量,冲业绩,兼职费105元”的广告,想着勤工俭学的他和同学来到发布广告的通讯公司。
一位自称公司老板的年轻人让小唐他们以个人名义,办理分期贷款购买手机,并称通讯公司会负责偿还贷款,但手机要交回公司,事情办好后就给每人105元兼职费用。
小唐没想到,几天后他就接到了贷款公司的催款短信。当与通讯公司老板联系发现其电话已经停机,小唐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于是求助向成都青年提供非营利性服务的公益网站“青椒网”。数日之后,警方便找到了这家通讯公司的负责人。
邱永浩向记者展示了“青椒网”的举报入口。他说:“现在,青椒网专门设立了与成都市互联网举报中心连接的举报绿色通道,通过举报入口,线索可以更高效率地到达举报中心进行处置,因为他们有一支专业的网络不良违法信息研判队伍,对网络信息更敏感,处置流程也非常科学。”
记者了解到,2015年2月,成都市正式开通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网站,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受理网民举报的网上不良违法信息。紧随其后,成都数十家属地主要网站和客户端主动开设自己的举报专区,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并链接国家和省、市网络举报入口,让网民能够在发现网络不良与违法信息时轻轻松松“一键举报”。
“网民参与举报的数量大幅攀升。”站在成都举报中心的后台数据显示大屏前,相关负责人指着举报数量柱状统计图说:“仅2016年第一季度,我们就已接到举报303件,同比增长了200%。”
对于邱永浩所提及的研判队伍,该负责人称:“我们的研判队伍涉及网信办、互联网举报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以及11个市级部门。通过建立一支这样的研判队伍协调部门执法,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快速响应的网络举报线索分发平台,11个市级部门的研判队员可以迅速对举报线索进行分析处置,让网民举报的互联网不良违法行为尽快得到处理。”
成都举报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第一季度,根据网民举报,成都市网信办还对某些发布低俗有害信息的属地网站进行了监管谈话,共计查删属地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不良与违法信息200余条,通过实地取证,注销虚假备案网站9家。
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让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成都属地网络空间日益清朗。(陈曦 李立)
(原标题:粉丝经济作突破口 “主动管理”和“社会监督”双管齐下 创新开辟网络群众路线 四川成都画出网络治理“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