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团的全国人大代表们,为了共商国是,在椅子上、在桌上……为我今年两会提出的建议签名,给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点赞!”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旅游局局长黄细花手指一点,这组朋友圈上传的图文把代表们的“拼劲儿”第一时间传回广东。
如今,广东团“互联网+履职”已成常态。朋友圈“晒”建议,公众号纳民声,代表们善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延展履职时间与空间,把两会“好声音”第一时间从场内传到场外,指尖上的两会让北京与广东零距离。
建议一传万名粉丝提民意
“我就是那个常常在半夜推送微信的花姐。”近来,黄细花常常这样自我介绍。这两天,虽然在北京忙于参加两会,但她仍坚持把自己不断完善的13份两会建议推送到公众号,时刻关注并回复评论。
微信朋友圈、公众号成为代表履职集纳民意的平台,早在2014年,花姐就开通了“黄细花”微信公众号,目前已有2万多名“粉丝”。这个虚拟平台能做“实事”,花姐曾在公众号上为她的两会建议收集意见,短短几天就收到二十几封意见信,她收集了当中一些中肯的、有思考性的意见,丰富到自己的相关建议里。
在黄细花看来,对“互联网+履职”的熟练运用,不仅能时刻了解百姓关切的热点,也让她在面对各种声音时更加坦然和包容,所提建议也更加全面和成熟。“可以说,互联网给我的履职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作为广东团三名农民工代表之一,深圳国威电子有限公司车间副主任易凤娇的微信公众号也很受关注。通过小小的手机,易凤娇每天都能收到来自各地网友的留言——询问各种政策的、请求帮助的、希望引起关注的。易凤娇都会认真看,为基层群众发声。
有一次,一名打工者通过易凤娇的微信平台与她联系,倾诉年轻人急需通过技能培训提升自己,这与易凤娇调研的成果不谋而合。该名打工者现身说法的“论据”引发她认真思考,最后有了今年递交大会的这份《关于加强异地务工人员的培训,提升培训实效性的建议》。
“互联网+履职”拓展了代表的履职空间和空间,征集民意“全年无休”,代表责任和担子也更重。就像花姐在公众号的推送中说的,“请您把最想对代表说的心里话随时告诉我,民生无小事”。
指尖一点 两会“好声音”即时播报
除了利用互联网积极履职,代表们还在“朋友圈”上“晒”出建议,分享心情,传递他们作为代表的自豪,也将这份信心传递到南粤大地的各个角落。
3日,广东团代表飞机着陆北京当晚,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壮瑶宝生态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覃春辉代表就和另外几位代表去人民大会堂提前踩点,尽管已是第四年参加全国两会,覃春辉仍难掩心中的激动,马上把照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就在两天后,中山纪念中学原校长贺优琳代表也在该位置附近留下了今年首张“参会照”,发在朋友圈的配文让人感受到他心中的“担子”——“牢记中山人民嘱托,认真履行代表责任”。
除了发布现场照片,两会上新鲜热辣的新闻也成为代表朋友圈转发的“高频”内容,它们中的一部分就来自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推出的官方客户端“南方+”。广东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雪芳就为这些一手新闻“点赞”,“来自《南方日报》、‘南方+’的新闻频频刷屏,消息又快又好,访谈报道启发我们对国家大政方针的深度思考”。
嘀嘀一声 履职信息准确送到
“嘀嘀!”8日零时,“蓝信”手机客户端为本次广东团的40多名女代表、随团女工作人员、随团女记者发送了一条暖心的信息:“广东团及全体男同志谨向你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福。”
作为今年广东省人大的一大创新,蓝信大数据服务平台也成为代表履职的重要阵地:想提交议案建议、查看办理情况,可以使用“代表议案建议系统”;想查找相关文件,可以使用“综合查询”;想翻翻资料文件,可以使用“决策参考”;想收集相关信息,可以“需求定制”;想学习人大知识,有“人大知识库”;想了解网民的观点,可以看看“舆情订阅分析”……
“蓝信的确很有帮助。”黄细花坦言“迷”上了这种大数据履职新模式。黄细花说,代表在参会时,会通过平台加入所在代表团或小组,查看本团或本组相关文件、日程、会务安排等信息,可与本团、本组代表进行群内交流和资料分享。代表起草有关议案、建议,审议各项议题时,平台还可提供信息提示辅助服务。
“这相当于打造了一个永不闭幕的人大会议。”多位代表表示,这些便捷实用的大数据产品为人大履职构架了更广阔和紧密的“朋友圈”,激发着人大代表们的履职热情。(特派记者/戴晓晓 毕嘉琪 洪奕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