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如此灵动,不端着架子的政务传播应该是什么样子?

上月“网络传播沙龙”第五期“政务如何上头条”的强劲舆论之风还未散去,今天,700余位嘉宾又齐聚一堂,“端·政——数说政务新媒体”大会在京举办。嘉宾发言信息量大、精彩不断,传播君现场摘选部分观点,带你一窥政务传播的最新最热形态。

 演讲嘉宾

 孙凯致辞鼓励传播“政”能量

    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副局长孙凯

政务新媒体运营者可以在“两微”基础上在“一端”上有更佳表现;在移动化、个性化、精准化传播上有更多突破。

让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鼓励并支持各大平台之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让各类服务和信息也能相互连接。

保持绿色的底色。正确地处理好自由和秩序的关系,守住底线,建设绿色、和谐网络。

让“信息红利”普惠大众。让一切有价值的信息快速传递、交流共享,发展网络经济,推进信息惠民,深度融入人民生活,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张一鸣解析“信息红利”

今日头条创始人&CEO张一鸣

到底啥是“信息红利”?简单来说,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广泛使用,让信息得到更高效的流动,由此产生的收益,我们称之为信息红利。

如何获得“信息红利”?首先必须解决政务信息传播过程中需要面临的两大问题——信息传播的实时性和个性化。要完成从过去“人找信息”到如今“信息找人”的转变。缩减信息传播的环节,提升效率,让信息红利更好地惠及民众。

 徐达内支招“政务如何上头条”

新榜创始人&CEO徐达内

政务应该上头条!汪峰可以不上头条,但政务应该上!政务信息是每一个人的刚性需求,需要通过政务信息来了解信息、规避风险。

政务如何上头条?第一是智能算法,可以轻松地抵达对应的精准人群;第二是推送功能,使得那些被其他渠道忽略的人群也可以获得主动推送的信息。

 夏勇直言“阅读量不是唯一标准”

今日头条总编辑夏勇

衡量一篇政务文章是否得到好的传播不应只看阅读量。首先,政务文章具有区域性和领域性的特点,其传播的核心诉求是对本地受众的覆盖;其次,政务文章的收藏率和分享率都远远高于其他文章,二次传播的效果更好。

获奖代表

 最具影响力的区域头条号代表:浙江发布

新媒体的要务是权威、及时和关联。浙江发布是全国第一个入驻今日头条的省级发布号,在坚守这三个方面以后,传播效果就特别好。

 最具传播力的政务头条号代表:常州车管所

伸出拳头前要把胳膊收回来。我们要关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网友要什么?我们有什么?结果是什么?

 最佳部委的头条号代表:国家旅游局

用文明旅游讲好中国故事。在文明旅游实际工作中,做了几个探索:开通公众号;开展有奖竞答;开办微电影、微动漫、微视频的活动;开办“不文明旅游黑名单”。

 最具影响力的政务头条号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

让公检法不再高冷。之所以要花这么大的力气来打造新媒体传播的矩阵,最重要的意义和想法是,让我们的老百姓改变对检察院、司法系统过去比较高冷的形象。

 对话嘉宾

 罗传宝 | 中国铁路总公司宣传部新媒体处处长

火车票也是精准推送。一张火车票不仅可以给大家安全送回家,同时铁路部门也会借助政务新媒体为大家提供更加个性化、温馨的、主动的信息服务,我们会为这个目标而不断努力。

杨晋辉 | 中国气象报社副社长

气象=天气预报+生活参考。气象部门是一个科技型、基础性公益事业单位。除了气象预报,对气象信息的二次解读也很有参考价值。

 侯建民 |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数据服务部副主任

头条会比地震波跑得快。我们将来推送过程会更短,地震波还没有到你所谓的区域,今日头条已经弹出来说你的周边发生了这样一个地震,这个地震离你还有多远的时间,多远的距离,这个对应急救援帮助很大。

 杨震源 | 今日头条副总裁

技术是压力也是动力。 压力可能还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动力在于能够把信息分发效率做高本身意义非常大。政务号不仅仅能够让用户更好地看到他感兴趣的信息,同时也能让政务号创作者知道网民的诉求,这两者间找更好的匹配对双方都有利。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