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让企业摸清、对接瞬息万变的多样化市场需求,把五花八门的产品尽快做出来、卖出去?答案就是做好“互联网+”的算术题。
“互联网+”,不仅仅是开家网店这么简单,而是让互联网意识和技术深刻融入、改变各行各业的产业生态,让互联网成为市场充分调动各行各业的指挥棒。
作为我省民营经济的重中之重,泉州等地的诸多传统制造业企业嗅得先机、率先发力,依托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大力开展供应链和销售网络改革,实现工业4.0的弹性化生产,为互联网的无缝渗入奠定基础,实现高效增长。特步与物流巨头顺丰联姻,开展多点多仓就近配送、就近门店取货的战略合作;恒安与微信携手,探索门店体验+手机支付+便利店取货及宅配的O2O(线上到线下)新模式,去年上半年电商未税出货量达3亿元;七匹狼半年线上销售业绩也逾4亿元,线上销量已超整个销售体系的10%……
除了泉州制造业,莆田医疗、德华陶瓷、南平竹业、南安石材、紫金矿业等福建招牌产业也纷纷解放思想、各显神通,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搭上“互联网+”快车,迅速融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全新的面貌再出发,并实现逆势增长,为我省经济提速换挡打下基础。
政策链接>>>
2015年3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互联网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
“双创”驱动
经济新常态下,如何优化经济结构?如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找到撬动经济增速的杠杆?去年初以来,我省响应中央政策,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试图求解。
为激活民间投资热情,去年初以来,我省商事制度持续深化改革。去年3月,平潭在大陆首推联络地址登记制;去年4月,厦门在全国首推企业注册“一照一号”登记制度;去年10月1日起,全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实施“一照一码”登记制度……
为给创新、创业者护航,我省创新银行支持方式、丰富创业融资新模式,有针对性地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专利权质押贷款、专利保险等系列服务常态化、规模化发展。
在公共服务方面,创业券、创新券等新模式持续推进。2015年,我省财政安排创新券预算经费2000万元,支持中小微企业购买仪器设备使用、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数据分析、法律咨询、创业培训等科技创新服务。此外,我省还运用研发费用在应纳税额中“加计扣除”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各类创业创新大赛层出不穷。去年,福建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海峡两岸(福州)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平和创客”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大赛在我省举办。
电子商务向基层延伸,为农民返乡创业、就地就业提供了广阔平台。目前,我省已有730个村加入阿里巴巴“村淘”项目,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点已近800个。
民为邦本,创业是最好的富民方式,创新则是发展的源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省策马扬鞭、行在征途。
政策链接>>>
2015年7月,省政府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十条措施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