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回放】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6月24日,成立了以马凯副总理为组长的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

《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对我国制造领域,无论是企业界,或是学术界,都是划时代的一件大事,将举全国之力,为建设制造强国而努力奋斗。

【近期动态】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

《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百年时,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中国制造2025》是建设制造强国纲领性文件

《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为战略指导方针,归纳成9大战略任务,并进一步凝练成5大工程,即: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及高端装备制造工程。

苗圩谈《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助力中国智造

苗圩:首先讲我国的优势。第一,我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并且还有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第二,我国有一大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第三,我国有一个发展制造业的长期方针和战略。第四,我国拥有一大批人力资源,特别是新时期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源源不断地充实到我国制造业中,这是我们的四大优势。

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存在三大互补空间

工信部部长苗圩曾说,德国提出的“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是不谋而合、异曲同工。所谓相同的地方,就是以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的结合,或者说以互联网加先进制造业的结合,来带动整个制造业新一轮的发展。

“世界工厂”渐远 “中国制造2025”谋突围

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制造”席卷世界。然而近30年快速扩张的方式已难持续,一方面,由于国际经济不景气,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产品的需求大大萎缩;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受到了环境、资源等约束。

专家展望中国制造2025:智能化制造将以消费者为核心

在近日召开的第11届中国工业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表示,《中国制造2025》核心是抢占具有国际产业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具体包括智能化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和人才资源4方面。

  【相关链接】

漫画:[中国制造2025]“三步走”

《中国制造2025》出台 明确制造强国路线图

“中国制造2025”如何实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 胡凌云: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与物质消费产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自2011年起,我国制造业规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然而,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资源消耗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

揭开“中国制造2025”的面纱--专家解析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新信号

中国制造发展到今天面临劳动力上升等诸多挑战,但制造业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仍举足轻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中国制造将依靠什么抢占制高点?答案离不开智能制造。会议提出,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因素,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时报:以大数据商业模式促进制造业升级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互联网+”战略,“中国制造2025”规划,必将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随着信息社会也正由“IT时代”迈向“DT时代”—大数据时代,研究机构认为,2015年开始的五年,全球将迎来大数据产业大爆发,2020年全球大数据产业将达到1万亿美元的规模。

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向中高端提升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李毅中认为,从制造业转型升级,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到迈入制造业强国,可以说“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经济日报:《中国制造2025》引领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审议通过《中国制造2025》,突出先进制造和高端装备,并确定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10大重点领域作为发展重点。

中国制造能否利用工业4.0实现转型升级、弯道超车

自2013年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以来,以生产高度智能化、网络化为标志的工业4.0成为德国制造的一个重要标签,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工业转型升级竞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我国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这被认为是“中国版”的工业4.0。工业4.0时代,制造业将迎来哪些变化?中国制造能否利用工业4.0实现转型升级、弯道超车?

“中国制造2025”上线在即 仅互联网+工业即可带来3万亿美元GDP增量

规划目标包括大力支持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休戚相关的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与船舶、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必争产业优先发展;选择与国际先进水平已较为接近的航天装备、通信网络装备、发电与输变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产业,进行重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