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回放】
6月24日下午,《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5)》发布会暨移动互联网发展论坛将在人民日报社内举行。
作为对国内移动互联网年度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观察和研究的行业蓝皮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已经是连续第4年出版。今年的报告全面梳理了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基本情况、重点及特色,还详细分析了移动互联网对我国产业模式的影响、企业级应用如何兴起、O2O对传统业态的时空重构、移动互联网资本市场如何火热、移动媒体的产品类型和创新法则,以及移动医疗、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的发展趋势。
发布会现场,将同时举办移动互联发展论坛。届时,来自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艾媒咨询集团等业界和学界的专家、学者将汇聚一堂,围绕“移动互联网+媒体”展开研讨。
【相关链接】
6月24日,人民网在京发布《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5)》。作为已连续4年出版的移动互联网蓝皮书,该报告指出,我国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正在形成,“移动互联网+”存在广阔想象空间。
2014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进入中低速稳步增长时期,但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网络,机站数量超过80万。联想、华为和小米等国产移动终端出货量在2014第四季度共同占据了全球约17%的市场份额。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用户、终端、网络基础设施规模持续稳定增长,移动应用开发者数量超过300万人,同比增长约16%,移动应用生态链初步形成,移动应用的高渗透率与高集中度并存,即时通信、移动支付、电子商务、视频、广告、阅读、医疗等各细分市场都获得长足进步,展现出勃勃生机。特别是由O2O衍生而来的场景化应用,改变了以销售者为中心的场地经营模式,完全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行走路线为流动轴、让用户自主选择,极具特色。网络连接、移动设备、应用服务、开发者及开发平台构成了以移动互联网为纽带的服务系统、商业生态系统
资本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火热,2014年我国移动互联网领域投融资案例超过1000起,投融资金额超过160亿美元。
6月24日下午,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5》(蓝皮书)在京发布,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彭兰撰写《移动媒体的创新线索与发展趋向》一文指出,从近期的趋势来看,中国移动媒体的发展将在以下五个方向深化。
一是新闻客户端社交化的深化 。今天的新闻客户端,基本还是门户网站思路的延续。虽然嵌入了一些社交元素和个性化元素,但社交仍是附属品。新闻客户端也“继承”了门户网站的超载与同质化问题。尽管一些客户端在采取技术过滤的方式来提供更个性化的信息,但技术的过滤总会有其局限性。而社会化媒体早已经通过社交关系网实现了信息的过滤功能。如何将社会化媒体的底层结构与新闻客户端的内容架构进行嫁接,将是新闻客户端创新的方向之一。
二是UGC和众包式生产模式的升级。目前移动媒体的UGC(用户生产内容)生产仍然有限,但简单地把UGC填塞进PGC(专业生产内容)中,未必能产生好的结果。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更多地要探索将UGC转化为PGC的途径与机制。
三是“自媒体”的部分专业化。2014年,新浪微博 “自媒体”计划的推出,意味着自媒体的“进入”有了更高的门槛。而以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的“头条号”等方式出现的自媒体,虽然门槛相对不太高,但是要能坚持下来,必定靠较高的专业水准。
四是入口向平台转化的加速 。移动环境下的内容、关系、服务三者的交融,使移动媒体的平台化成为趋势。平台化,也是提升移动媒体营利能力的基础。一个新媒体平台,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五是服务媒体的兴起 。移动媒体不等于新闻客户端,它将具有内容媒体、关系媒体与服务媒体三种不同取向。前两者今天已经成熟,而服务媒体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向。
报告对国内51款下载量较高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分析发现,移动新闻客户端用户中,20-39岁的人群共占到了72%,男性更爱使用新闻客户端获取资讯(占比74%,女性占到26%)。发达地区的客户端下载量更大。
在关注内容方面,科技类新闻的用户关注度最高(占比达到77.0%;其次分别是娱乐类新闻,占比为68.5%;互联网新闻,63.0%;财经类新闻,55.6%;社会类新闻,54.4%。此后的新闻类别关注占比都低于50%,包括游戏类、体育类、军事类、国际类、教育类、汽车类、房产类等。
报告认为,未来,新闻客户端将向内容视频化、新闻资讯场景化、移动新闻社交化三个方面发展。
阎晓明表示,互联网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移动互联网是应用最广泛、最具活力的互联网。现在许多的传统行业,包括商业、零售业、交通、医疗、教育、旅游以及制造业、社会管理,都在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创造新的经营方式、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管理途径。 互联网思维、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基因给这些行业带来新的动力,也激发了活力。
阎晓明说,移动互联网在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也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作为媒体人,我们亲身感受到了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对媒体的冲击和改变。
华北、华东地区分别有169个和150个媒体微信公众号,总和占样本总量的大半江山。 北上广等超大城市聚集了一大批有强大影响力的媒体微信公众号,在媒体微信传播指数(WCI)前100名中,北京地区的微信公众号有38个,占比近四成。北京133个媒体微信公众号中,WCI值超过1000的微信公众号有64个,占到总数的一半以上,整体实力较强。与北京相比,上海的媒体微信公众号数量明显减少,仅29个,其中虽然报纸微信公众号仅有两个,但阅读数接近29个媒体微信公众号总阅读数的一半,报纸微信公众号是上海用户信息的重要来源,影响力大。广州媒体微信公众号在数量上与上海不相上下,为27个,其中报纸微信9个,总阅读数1366万以上,超过广州媒体微信公众号总阅读数的一半,其影响力不仅在广州,在全国范围内都依然具有绝对优势。
东南沿海的一些省会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也有少量媒体微信公众号表现优秀,如浙江省的两个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号“FM交通之声”和“交通91.8”就占据WCI排行榜的第一名与第二名。中部、西北以及西南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媒体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和影响力整体不足。
6月24日下午,《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5)》(蓝皮书)在京发布。皮书指出,三线城市成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与APP开发劲区。
皮书数据显示,2014年第四季度,国内58%的活跃设备集中在三线及以下城市里,是一线城市活跃设备数量的近3倍。去年同期,国内只有49.6%的设备活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里。与一二线城市相比,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的移动互联网使用习惯还有很大的培养空间,上文说到的一系列O2O服务,在三线及以下城市还不是很普及,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应该是开发商们下一阶段争夺的重点。
而国内方面,2014年1月以来,全国移动应用开放商数量都保持着上升的势头。一线城市开发商数量翻了一番,二线城市增长2.5倍多。而其中又以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增长最为迅速,开发商数量增长了5倍多。二三线及以下城市增幅已远大于一线城市,增长的速度比一线城市更快。
当下,传统媒体的移动转型进入深水区:官方微博、微信成为“标配”,移动新闻客户端也呈现多点开花局面。“移动互联网+媒体”成为传统媒体转型必经之路。24日下午,主题为“移动互联网+媒体”的2015移动互联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人民日报客户端主编刘晓鹏介绍了人民新闻客户端的运营情况,并指出,人民日报客户端运营始终围绕三个问题:是否了解用户、依靠什么吸引用户以及依靠什么留住用户。基于以上三点,人民日报客户端上线一年来发生了三大改变,一是生产模式的改变。人民日报的记者、编辑已经开始适应从为报纸生产转向为移动端生产;二是与用户的连接模式从简单粗放转为直接、紧密、实时;三是内容模式转为既提供优质内容又提供特色服务。
2014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进入中低速稳步增长时期,但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网络,机站数量超过80万。中国移动应用开发者数量超过300万人,同比增长约16%,移动应用生态链初步形成。
移动应用的高渗透率与高集中度并存,即时通信、移动支付、电子商务、视频、广告、阅读、医疗等各细分市场都获得长足进步,展现出勃勃生机。特别是由O2O衍生而来的场景化应用,完全以用户为中心、让用户自主选择,极具特色。
资本市场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火热,2014年我国移动互联网领域投融资案例超过1000起,投融资金额超过16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