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让一词风行——“互联网+”。
在腾讯掌门人马化腾看来,“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创造一种新的生态。而透过近期大大小小的文件、签约、论坛、会议,笔者亲身感受到作为最为生机勃勃的一种创新现象,“互联网+”的外延、内涵在不断深化、拓展。再大牌的专家,哪怕是一线的领军人物,也很难给出准确的定义或完整的解读,这些都深刻说明,“互联网+”的未知远远大于已知,但它已经在你我身边真实地发生和演化着。
《“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的通过,意味着国家“互联网+”战略具体成型,并进入部署实施阶段,这对于加快中国经济形成新动能,对于传统产业和互联网行业融合创新、共同腾飞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互联网+”对于中国产业实现智能转型、经济迈向中高端有着至关重要的驱动作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创业创新成为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关键驱动力。而创业创新最核心的是依靠发明创造,依靠智慧。李克强总理在近期于工信部召开的座谈会上发问道:“智能从何而来?汇聚众智!”是的,“互联网+”对于打造经济新引擎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脉相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何落到实处?就是要高度依靠互联网,改变创新方式。依靠宽带、云服务等新型基础设施,创业者可以降低创业门槛和成本,工人可以在生产线上协同创新,企业可以改变价值链组合方式。正如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所说:“现在迎来了平民创业的好时机,互联网就是一个大平台,今天创业是低成本低风险,所有的平台不要钱,大数据、存储性、计算能力,可以最低的成本来获得。各种各样的平台正在使创业者获得更多的资源,他们通过一个小的改变或者用一个很小的软件与手机的结合、APPS的结合、平台的结合,其他资源的结合正在创造一个巨大的商业社会。”
“互联网+”推动中国经济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并呈现出从消费渐次向生产渗透的显著特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接受消费者的检验。电商和网购的普及,给消费者带来了价格的实惠和便利,但目前尚未达到提升质量和塑造品牌的作用,所以,“互联网+”在前期推动消费内需规模聚集的基础上,将推动更多更高质量的国产品牌、产品出现。下一步,消费互联网还要与生产互联网更进一步连接。互联网未来更大的价值挖掘,将是全方位切入包括生产、交易、流通、消费在内的全产业链条,从而带来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效率的大幅提升。互联网行业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影响,也将从目前以“消费互联网”为主转向“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并重。
推动“互联网+”战略的落实与深入,是互联网企业的大事件,信息通信业全行业的大事件,更是传统行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随着这一行动的深入推进,必将“加”出一个新天地!(胡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