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零点调查开展了一项民众信息获得模式调查,显示超过9成的大学生和白领最主要的信息渠道为互联网。

该调查主要针对中学生、大学生、白领群体、城市中老年群体、城市务工人群和县城民众六个群体的信息获取渠道及主要的互联网活动进行了系统调查。

    一、超九成大学生和白领最主要的信息渠道为互联网

大学生和白领群体互联网使用率已经接近100%,中学生和城市务工人群的互联网使用率超过80%,县城民众和城市中老年群体的使用率也在70%左右。

而在使用互联网的人群中,九成以上大学生和白领群体(96.4%,90.7%)、半数以上城市务工人群和县城民众(58.7%,53.7%)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为互联网,即使城市中老年群体中也有四分之一(25.4%)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是互联网。

大学生和白领群体日均使用互联网时长超过6小时(白领群体6.3小时,大学生6.1小时);县城民众和城市务工人群的使用时长分别为3.6小时和3.5小时;中学生和城市中老年群体的日均使用时长也接近3小时(中学生2.8小时,中老年群体2.4小时)。

    二、移动互联网增长强劲,有赶超PC互联网之势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民众使用移动互联网时长渐增,有赶超PC互联网之势。数据显示,城市务工人群、中学生、大学生和县城民众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时间已经超过PC互联网。

三、民众高度依赖互联网,互联网融入生活各方面

研究表明,互联网深度介入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群体在互联网上进行的活动主要有获取资讯、学习工作、即时沟通、网络社交及各类休闲娱乐。

在PC互联网上,白领群体、城市中老年群体、大学生、城市务工人群和县城民众五个群体最主要的活动是“获取资讯和学习工作”。其中,白领群体、城市中老年群体和大学生提及该项的比例分别高达85.8%、82.1%和81.4%。

在移动互联网上,虽然“即时沟通和网络社交”以及“看视频和听音乐”等活动提及比例较高,但“资讯获取和学习工作”也是民众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的重要活动。特别是白领群体(71.2%)和大学生(69.5%),分别有七成左右在移动互联网上最主要的活动是“获取资讯和学习工作”。

四、民众信息源趋向集中

各群体的网络信息源趋向集中,主要通过主流门户网站、网络论坛和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获取资讯。

一些主流门户网站如“腾讯网”、“新浪网”、“搜狐网”和“凤凰网”等是各群体民众获取综合类新闻信息时的主要来源;“百度贴吧”、“天涯论坛”和“网易论坛”等网络论坛以丰富性和互动性见长,也是各群体多角度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当各群体需要获取科学或专业类信息时,“豆瓣网”、“知乎网”、“果壳网”和“各类公开课网站”是主要的信息来源。

微信和微博作为强势兴起的社交平台,逐渐成为民众重要的网络信息来源。微信以强关系为基础,具社交优势,朋友和家人的近况消息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微信上的新闻资讯也受到各群体较强关注。微博用户间呈现弱关系,亲朋好友的近况消息并不如在微信上那样受关注,在微博上民众更多关注的是各类新闻资讯。

注:调查采用入户访问、拦截访问、在线调查及电话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共计回收有效样本107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