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手机网民已超过5亿,无线路由器、随身WiFi等设备迅速普及,与此伴随的设备漏洞和黑客攻击事件也不断增加。警方提醒,无线WiFi莫乱“蹭”,当心馅饼变陷阱。

    据了解,除了在公共场所和家庭中正常使用WiFi,还有不少手机用户使用WiFi万能钥匙、WiFi共享精灵等蹭网软件,破解一些简单的WiFi密码,达到免费上网的目的。然而专家提醒,使用蹭网软件很有可能“占了小便宜却吃了大亏”。

  由于一些蹭网软件的共享功能是默认开通的,这种情况下,使用蹭网软件会将手机当中所有WiFi链接信息集中上传,共享给所有使用同款蹭网软件的手机用户,而这无疑埋下了极大的网络安全隐患。

  一系列调查显示,无论是公共WiFi还是个人家庭WiFi,上网环境都存在不小的安全隐忧。而手机用户的蹭网行为也增大了风险。WiFi账号和密码遭到破解,进而危及到个人所有隐私账号和密码,广大网民的网络消费和网络社交安全无疑将面临巨大威胁。手机安全专家透露,黑客还可能自己搭建免费WiFi,引诱无线链接,暗中窥伺手机用户的隐私信息,或者趁机置入木马病毒,获取不当利益。

  国内一家网络安全研究机构的统计表明,传统路由器管理后台有大约30个设置项,但七成的男性网民不会配置,女性网民中更有超过九成不会操作。高达60%的网民使用默认密码登录路由器管理后台,约36%的网民使用的是弱密码登录。这家网络安全研究机构还进行了WiFi不安全的原因分析,结果显示:密码设置简单占第一位,高达35%;其余的原因分别是:工具暴力破解30%,路由器漏洞15%,透露密码和蹭网软件共享各占10%。

  目前国内一家互联网攻防实验室大量实验表明,多达57个型号的路由器存在后门漏洞,会在路由器系统调试页面存储宽带用户名及密码,一旦该密码失窃,黑客可用其在网上进行恶意交易,给网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原标题:免费WiFi莫乱蹭小心背后有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