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建到浙江的习近平
就习近平本人来说,对生态文明的关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数十年来的“久久为功”。
举了例子就知道。通稿中有一句话:“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看上去非常眼熟是不是?
是的,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演讲的习近平,就说过“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这句话,其实在他2006年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说过,并有一段“两座山”的关系论述:
“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只有‘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如果你更加熟悉习近平,或许会想起去年他到福建考察时,《福建日报》的那个头版报道的标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同志关心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纪实》。
长汀,客家人聚居地,200年来饱受水土流失之苦。1999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近平到当地调研,之后十年,长汀的水土流失都被列入福建省为民办实事项目。调任浙江之后,他收到了当地居民寄去的樱桃——昔日170万亩水土流失的贫瘠土地,变成了瓜果飘香的“花果山”,这事儿还上了新闻联播。
长汀县河田镇露湖村石壁下水土流失治理前后对比图
时光再往前推10年,1989年,年轻的习近平写过一篇《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收入《摆脱贫困》中。文中,他举例道:
“例如,修了一道堤,人行车通问题解决了,但水的回流没有了,生态平衡破坏了;大量使用地热水,疗疾洗浴问题解决了,群众很高兴,但地面建筑下沉了,带来了更为棘手的后果;这类傻事千万干不得!”
另一个数据是,从1979年起,连续36年,福建的森林覆盖率排名全国第一;2014年3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福建成为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