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这一论述为我国新时期下的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2016年10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网络扶贫行动计划》指出,要实施网络扶贫五大工程,从网络设施、移动终端、信息内容、电商平台、公共服务等方面系统部署、同步推进。

  《网络扶贫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网络覆盖、农村电商、网络扶智、信息服务、网络公益五大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网信中国”整理相关稿件,推出“网络扶贫新成效”系列报道,与网民一起见证网络扶贫成果。今天推出系列报道《网络扶贫新成效之网络公益工程篇》。

    网络公益使扶贫工作有了新的可能和助力

  近年来,互联网公益发展得如火如荼,公众参与互联网公益的热情高涨。与传统的公益模式相比,互联网公益具有便捷性强、可及性强、智能化、高效透明的特点。尤其是互联网公益呈现出大众化、年轻化、小额化趋势,有力地促进了公益事业的发展。

  借助互联网公益,广大网友的扶贫情怀被激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贫困家庭等需要帮扶的群体能够得到精准且快速的帮助。

  可以说,互联网的普及与民间慈善意识的涌动,共同拓展着网络公益的空间。正是网络人群的快速扩大,让小额捐助凑成巨额善款;正是移动支付的逐步普及,让指尖滑动就能完成捐献;正是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扁平化,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提升了捐赠信任度。有了网络公益,扶贫工作就有了新的可能和助力。

    网络公益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脱贫攻坚

  网络公益工程是实施网络扶贫的保障。网络公益通过网络营造人人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让全社会重视扶贫、参与扶贫,让网信企业和广大网民成为网络公益扶贫的参与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在由中央网信办指导、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主办、光明网承办、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协办的“因爱同行”网络公益年度总结发布活动上,集中发布了4大类共40个网络公益年度优秀典型。新华网“中国网事”网络感动人物评选、央视网“全国优秀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作品库”、浙江西湖汇网络公益联盟、京东公益“物爱相连物资募捐平台”、广西野百合公益联合会“儿童鸡蛋计划”等公益典型涵盖了实施精准扶贫、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志愿服务、开展养老助残、参与社区治理、传承优秀文化等多方面的创新探索,有力传播了向上向善的公益正能量。

  此外,在全国网络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京东等15家网信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网络公益扶贫联盟。扶贫联盟将网络公益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加强了网信领域的协调联动及优势互补,打造了网络公益扶贫品牌项目,积极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互联网“底色更清亮、网络空间更清朗”。

  就各地加快网络扶贫大格局而言,北京市依托互联网公益联盟,整合网络扶贫资源,已经开展多项互联网公益活动,并将覆盖面拓展到其他省市贫困地区;山东省精心指导省内网站开设专题专栏,充分利用新技术、融媒体、“两微一端”等推出“扶贫36计”“‘聚焦齐长城’精准扶贫·媒体在行动”等专题活动,累计点击量1000万余人次;江苏在互联网捐赠平台建立了慈善账号,进行了扶贫助学、大病众筹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捐助……

  对于一个处于转型期的大国来说,网络公益既是公共服务的有益补充,更是国家现代化与文明程度提高的集中体现。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社会捐赠能力不断提升,从2006年每年募捐不足100亿元发展到近5年每年超过500亿元。网络公益正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脱贫攻坚,缔结网上网下同心圆。(中国网信网 李旭 编辑整理)

网络扶贫新成效之网络覆盖工程篇

网络扶贫新成效之农村电商工程篇

网络扶贫新成效之网络扶智工程篇

网络扶贫新成效之信息服务工程篇